2025-07-10

第07版 安防讲堂


酷暑天烧烤别大意 防暑“凉方”保平安

□本报记者 祝文心

通讯员 刘 钊 国洁莹

事件回放▲▲▲

男子户外烧烤中暑

7月3日,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临淄分局接到紧急求助警情,一名男子在与家人朋友户外烧烤聚餐时,因高温中暑突然晕倒。事发时正值正午,淄博气温飙升至38摄氏度,且该男子长时间守在烧烤炉旁,双重高温叠加导致其身体不堪重负,最终晕厥。民警接警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联系医院并赶赴现场。由于该男子昏迷处位于景区山顶,距离救护车停靠的主干道较远,且其体形较胖,加上山路崎岖,民警与医护人员无法将其抬下山,遂紧急呼叫消防人员支援。后经多方协作接力,男子终于在15分钟后被安全转移到山下的救护车上并及时送医治疗。目前,该男子已脱离生命危险。

事件分析▲▲▲

多重隐患酿险情

事发当日淄博气温高达38摄氏度,地表温度可能突破50摄氏度。此温度已不适合户外活动,但当事人不仅没有及时避暑,反而守在炉旁烧烤,且正午时分依然待在户外,最终在多重因素叠加下导致中暑晕厥。

据了解,该男子对高温危害认识不足,存在“年轻力壮不怕热”“喝点水就没事”等侥幸心理,未采取防晒措施、未携带防暑药品。中暑男子体形较胖,属于中暑高危人群,本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却因自身疏忽涉险。同时,该男子对中暑症状识别不清,将头晕、乏力等早期表现误认为“疲劳”和“没吃饱”,未能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民警支招▲▲▲

收好“凉方” 谨防中暑

曹仁志(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临淄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教导员):

时值暑期,全国多地已进入“烧烤模式”,高温中暑事件频发。为帮助群众科学防暑,我们整理了以下“凉方”:

避开高温天气与高温时段。群众出行前,应提前关注气温和高温预警,高温天气应尽量避免安排户外游玩。若确需出行,也应避开正午至下午3时的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且要做好防晒措施,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并随身携带防暑药品。

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疾病患者及肥胖者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家属应加强照护,避免其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量激增,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建议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大量饮用冰水或含糖量过高的饮品,以免造成排汗功能紊乱和电解质失衡。

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腰带等紧身衣物,用冷水擦拭皮肤或扇风加速散热。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少量多次补充含盐分的饮品;若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持续进行物理降温,直至医护人员到达。

回顶部 回本版

2025-07-10 第07版 安防讲堂

酷暑天烧烤别大意 防暑“凉方”保平安

□本报记者 祝文心

通讯员 刘 钊 国洁莹

事件回放▲▲▲

男子户外烧烤中暑

7月3日,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临淄分局接到紧急求助警情,一名男子在与家人朋友户外烧烤聚餐时,因高温中暑突然晕倒。事发时正值正午,淄博气温飙升至38摄氏度,且该男子长时间守在烧烤炉旁,双重高温叠加导致其身体不堪重负,最终晕厥。民警接警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联系医院并赶赴现场。由于该男子昏迷处位于景区山顶,距离救护车停靠的主干道较远,且其体形较胖,加上山路崎岖,民警与医护人员无法将其抬下山,遂紧急呼叫消防人员支援。后经多方协作接力,男子终于在15分钟后被安全转移到山下的救护车上并及时送医治疗。目前,该男子已脱离生命危险。

事件分析▲▲▲

多重隐患酿险情

事发当日淄博气温高达38摄氏度,地表温度可能突破50摄氏度。此温度已不适合户外活动,但当事人不仅没有及时避暑,反而守在炉旁烧烤,且正午时分依然待在户外,最终在多重因素叠加下导致中暑晕厥。

据了解,该男子对高温危害认识不足,存在“年轻力壮不怕热”“喝点水就没事”等侥幸心理,未采取防晒措施、未携带防暑药品。中暑男子体形较胖,属于中暑高危人群,本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却因自身疏忽涉险。同时,该男子对中暑症状识别不清,将头晕、乏力等早期表现误认为“疲劳”和“没吃饱”,未能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民警支招▲▲▲

收好“凉方” 谨防中暑

曹仁志(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临淄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教导员):

时值暑期,全国多地已进入“烧烤模式”,高温中暑事件频发。为帮助群众科学防暑,我们整理了以下“凉方”:

避开高温天气与高温时段。群众出行前,应提前关注气温和高温预警,高温天气应尽量避免安排户外游玩。若确需出行,也应避开正午至下午3时的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且要做好防晒措施,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并随身携带防暑药品。

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疾病患者及肥胖者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家属应加强照护,避免其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量激增,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建议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大量饮用冰水或含糖量过高的饮品,以免造成排汗功能紊乱和电解质失衡。

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腰带等紧身衣物,用冷水擦拭皮肤或扇风加速散热。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少量多次补充含盐分的饮品;若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持续进行物理降温,直至医护人员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