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第05版 视窗


赤峰:多元融合打造基层善治样本

□本报记者 唐建权 通讯员 刘英杰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优化警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化解辖区矛盾纠纷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基层治理逐步向协同共治转变,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两所三融”凝聚治理合力

近年来,赤峰市公安局协同市司法局推进共防共建共治,推动基层派出所和司法所实现“三个融合”,即党建融合、业务融合、人员融合。截至目前,全市168个派出所与177个司法所开展了“两所三融”工作,64名司法所所长兼任派出所副职,63名派出所教导员或副所长兼任司法所副职。

同时,赤峰市公安局精心统筹、合理调配,组织1422名“2+N”专群力量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安排280余名经过严格筛选与专业培训的联络员,专职负责联络协调各类具体事务,全力保障工作高效推进,现已成功打造19对成效显著的“两所”联动示范所。

在党建引领方面,赤峰市公安局组织“两所”联建联学,促使双方在思想认识与理论素养上协同提升;推进实战联训,增强队伍实战能力;强化党员凝聚力与使命感,深化党建引领下的融合共治机制。在业务融合层面,精准定位矛盾根源,高效化解矛盾;通过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协作,整合资源,提升整体服务效能。在人员融合上,通过结对共建,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配合,强化协同保障。

2024年,“两所”紧密协作,共排查发现各类矛盾纠纷1.9万余起,凭借高效的工作机制与专业的调解能力,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70%,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和谐。

多元机制化解矛盾于萌芽

为从根源上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赤峰市公安局构建起以城乡社区警务团队为主体的多元化联调化解机制,强化派出所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的联动,推动各方调解力量形成同向合力。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赤峰公安建立台账,会同信访、司法等部门定期回访、跟踪问效,防止问题反弹。在中心城区,他们创新推出社会综合治理“松山八融”警务模式,打造“线下调解+线上云调”“纠纷承接+协同共解”“研判会商+预警防范”“联席会议+拉练互学”等工作模式,为矛盾隐患的动态分析和精准管控奠定基础。在农村牧区,他们推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巴彦塔拉”新做法,创建完善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机制,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依托”的刚柔并济长效调解模式,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一体化处置实现秒级响应

2月2日20时,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区分局铁东派出所向市局一体化实战中心求助,希望协助寻找一名走失老人。在市局一体化实战中心的精准研判和指挥下,仅用1个小时便成功找到了走失老人。

近年来,赤峰市公安局加速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性文件62个,全面打通市、县、派出所三级指挥通道,实现指挥调度的秒级响应。

赤峰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以“应急响应再快一秒”为着力点,持续深化警情处置机制改革,实施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和“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推动警情高效处置。

回顶部 回本版

2025-03-28 第05版 视窗

赤峰:多元融合打造基层善治样本

□本报记者 唐建权 通讯员 刘英杰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优化警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化解辖区矛盾纠纷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基层治理逐步向协同共治转变,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两所三融”凝聚治理合力

近年来,赤峰市公安局协同市司法局推进共防共建共治,推动基层派出所和司法所实现“三个融合”,即党建融合、业务融合、人员融合。截至目前,全市168个派出所与177个司法所开展了“两所三融”工作,64名司法所所长兼任派出所副职,63名派出所教导员或副所长兼任司法所副职。

同时,赤峰市公安局精心统筹、合理调配,组织1422名“2+N”专群力量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安排280余名经过严格筛选与专业培训的联络员,专职负责联络协调各类具体事务,全力保障工作高效推进,现已成功打造19对成效显著的“两所”联动示范所。

在党建引领方面,赤峰市公安局组织“两所”联建联学,促使双方在思想认识与理论素养上协同提升;推进实战联训,增强队伍实战能力;强化党员凝聚力与使命感,深化党建引领下的融合共治机制。在业务融合层面,精准定位矛盾根源,高效化解矛盾;通过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协作,整合资源,提升整体服务效能。在人员融合上,通过结对共建,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配合,强化协同保障。

2024年,“两所”紧密协作,共排查发现各类矛盾纠纷1.9万余起,凭借高效的工作机制与专业的调解能力,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70%,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和谐。

多元机制化解矛盾于萌芽

为从根源上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赤峰市公安局构建起以城乡社区警务团队为主体的多元化联调化解机制,强化派出所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的联动,推动各方调解力量形成同向合力。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赤峰公安建立台账,会同信访、司法等部门定期回访、跟踪问效,防止问题反弹。在中心城区,他们创新推出社会综合治理“松山八融”警务模式,打造“线下调解+线上云调”“纠纷承接+协同共解”“研判会商+预警防范”“联席会议+拉练互学”等工作模式,为矛盾隐患的动态分析和精准管控奠定基础。在农村牧区,他们推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巴彦塔拉”新做法,创建完善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机制,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依托”的刚柔并济长效调解模式,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一体化处置实现秒级响应

2月2日20时,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区分局铁东派出所向市局一体化实战中心求助,希望协助寻找一名走失老人。在市局一体化实战中心的精准研判和指挥下,仅用1个小时便成功找到了走失老人。

近年来,赤峰市公安局加速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性文件62个,全面打通市、县、派出所三级指挥通道,实现指挥调度的秒级响应。

赤峰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以“应急响应再快一秒”为着力点,持续深化警情处置机制改革,实施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和“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推动警情高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