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建权 通讯员 张静
“您好,这里是科尔沁右翼前旗110,有什么可以帮助您?”“不要着急,请您保持电话畅通,民警很快就会赶到……”每天,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四级辅警孙冬梅的工作,都是从一阵阵电话铃声中开始,在不断的派警、指挥、调度和反馈中度过。
17年来,孙冬梅边干边学,默默坚守在接警岗位上。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她被评为“全区公安机关110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等称号,并于2024年荣获第六届“感动北疆·最美辅警”称号。
2008年,孙冬梅加入科尔沁右翼前旗公安局,成为一名接警员。那时的110接派警工作主要依赖接警员对办事流程的熟悉程度和对辖区地理环境的了解程度。为了尽快适应岗位,孙冬梅利用空闲时间在电脑上查阅偏远乡镇的资料,下班后则骑着自行车走遍城区的大街小巷和周边乡村,细致观察每个路段的标志性建筑,并将路名、路段特征等详细记录在小本子上,不断整理归纳、背诵。
日复一日的努力换来了60多万起接派警准确无误和零投诉的优异成绩。她也从一个接电话时胆怯不敢开口的小姑娘,成长为接警台上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
“我活着有什么意思啊,还不如死了算了……”2019年7月的一天,孙冬梅接到一名18岁女孩因情感纠纷意欲轻生的报警电话。电话中,女孩情绪激动,孙冬梅一边轻声细语安抚开导,一边尝试获取女孩的位置信息。
“这楼好高啊!”“学校的孩子都好快乐……”从女孩的只言片语中,孙冬梅迅速锁定了她的位置,并简短分析研判后写在派警单上递给同事,指令属地派出所民警、交警和消防人员赶赴预判地点开展搜寻工作。十几分钟的“生命通话”最终挽回了一条年轻的生命。17年间,孙冬梅通过接警、指挥和调度,成功劝阻并救下近百名轻生者。
“冬梅姐简直就是‘活地图’,靠两个信息就确定了报警人的大致位置,真是厉害!”同事徐菲菲钦佩地说。“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是大家对孙冬梅的一致评价。同事们都说:“上班的时候,只要冬梅姐在,我们就安心了。”然而,孙冬梅对自己要求极高,总觉得还有进步空间,总想着再好一点、再快一点。
在孙冬梅的工位上,贴满了她自己归纳总结的各部门、单位的联系方式以及辖区13个派出所的管辖范围表格。如今的孙冬梅,看见电话号码就能准确知道是“某某警官、某某派出所”,有时候打派警电话根本不用查阅电话簿,随口就能报出准确的号码。
在孙冬梅看来,选择报警的群众都面临紧急情况,快速了解诉求、精确派警是对接警员最基本的要求。她认为,每名接警员都是110“生命线”的守护者,应成为警情处置的“专家”、服务群众的“能手”。
17年如一日,孙冬梅用执着坚守和不懈努力,生动诠释了一名接警员的使命与担当。“只要把报警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没有办不好的!我们必须做好!”孙冬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