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宗吾 通讯员 李宇杭
“我的户口簿找不到了,本来想咨询后回老家办理的,没想到工作人员不仅办理迅速,还帮忙邮寄到家,省了不少事。”近日,李先生在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朝阳路派出所办理业务后点赞道。
今年以来,十堰市公安局以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持续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打造“堰警快办”公安政务服务品牌,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探索新方法,高效办成“一件事”
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解决群众和企业办理业务“来回跑、多头跑”的问题,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是十堰公安机关不断努力的目标。
“要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持续推动公安改革落地见效,一体解决‘安全、公正、效率’问题,既为群众办实事,也为基层解难题。”十堰市公安局行政审批服务科负责人候东霞说。近年来,十堰市公安局深入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行政管理服务要求,积极探索新思路、运用新方法,从改革方案着手制定到实施落地,坚持系统谋划,最大限度方便办事企业、群众,以新举措、新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年10月,十堰市公安局组织民警前往广东、重庆等地学习优化政务服务的先进经验做法,先后组织召开百余场次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7200份,科学制定了8项重点任务,完善制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三个维度的评价体系,有效打破警种壁垒、延伸服务触角,着力打造“堰警快办”公安政务服务品牌。
截至目前,十堰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两级公安机关52项事项一窗办,84项事项市域办,93项事项社区警务室延伸办,4类17项车驾管业务下放到30个乡镇公安窗口,中型以上载客汽车登记业务办理下放至县级公安机关。
拓展新应用,优化便民举措
“喝着咖啡就把违法处理了,真是太方便了!”今年11月30日,居民王先生经过六堰转盘时,利用商场门口的公安智慧警务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站完成了交通违法的处理。
从高效办到便捷办、顺手办、随时办,十堰市公安局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改革,向制度机制、科技装备要警力,搭建智慧应用平台聚合力破解难题。
十堰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实施金融机构施工许可、竣工验收许可“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资料、一窗受理、分期核查、分期审批”六项制度,探索“审管分离”向“审管协同”迭代升级,推动业务流程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双压缩,建立健全政务服务条线和业务警种部门间重大、复杂联席审批制度。同时,他们推行智慧警务,配备公安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设备,方便群众在家门口一键查询最新业务政策,自助办理身份证、签证、驾驶证等业务。目前,十堰282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形成了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的“零跑腿”办事格局。
持续完善建设线上应用平台,十堰市公安局通过“平安十堰”微信公众号、“i武当”App等平台发布便民惠企信息,开拓掌上办事渠道;持续开展“畅行车城”专项治理,完善“商用车大数据+公安交管”平台,推广“平安鹰眼”App,有力破解城市交通疑难杂症。
聚焦新需求,做好窗口服务
“原来我只办理出入境的业务,现在对治安、交警的业务都要了解。”十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王裕斐说。
为确保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系列措施落实落地,十堰市公安局出台13项制度措施,明确窗口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规范档案管理、强化督导检查,提升公安行政管理服务队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他们常态化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教学、跟班学习,市、县、所三级66名窗口业务员全部培训上岗,组织开展各类培训50余次,培训6000余人次。
十堰市公安局社区警务室政务服务延伸办被纳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项目,在全省9个地方开展试点。今年以来,十堰公安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业务235万余件,5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利高效的公安政务服务,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