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

第08版 专题


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
蔷薇花开 点亮新生

□本报记者 张 瑜 通讯员 刘 伟 解朋龙

“我们是花,没有花瓣,却唱出新蕊;我们是云,离开天空,却突现彩虹……”11月3日,山东省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正在开展曲艺文娱活动。“《启航》这首歌曲,是看守所女子监区民警和在押人员共同创作的女子监区区歌,希望她们把这里作为心灵的港湾,得到灵魂救赎,开启新的人生。”东营市看守所所长牛建平介绍。

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负责全市女性在押人员的集中收押、教育管理。13年来,女子监管大队11批女民警不懈接力,教育、感化、引导近2500名女性在押人员重拾信心。

高墙绽新蕊——

守正创新,搭建全方位管教体系

在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文艺展列架上,一幅蔷薇花的工笔画栩栩如生。“这是一名在押人员的作品,蔷薇的‘蔷’与‘墙’同音,寓意在高墙之内盛开绽放,表达对美好的向往。”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大队长何志清介绍。

看守所可以说是个“袖珍社会”,在押人员形形色色。对于看守所的女民警来说,如何确保在押人员思想稳定,她们的答案是:与监区共成长,与在押人员共情。

她们边工作边摸索,从思想教育入手,开展普法教育、道德教育、文化熏陶、心理矫正,逐渐形成“新蕊”管教体系,希望让在押人员在这里完成心灵蜕变,像花蕊一样绽放新生,重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女子监管大队专门为在押人员创办了《新蕊报》,刊载在押人员的改造心得,搭建“新蕊电视台”“新蕊广播站”,播放民警自己录制的普法讲堂节目等。针对女性在押人员的特点,她们逢年过节举办联欢会,还创作了一批乐观向上的曲艺节目;她们开展“仁义为本、心灵护航”道德教育,国学经典诵读,组织“感恩父母”“爱与希望”等主题征文,观看“感动中国”等电视节目和主旋律电影,叩问心灵、陶冶情操;开展“秀巧手展风采”手工制作,“许愿新年、走向新生”画报制作,重拾信心,表达对未来的期盼……

女民警们善于钻研学习,设立“新蕊咨询室”,创办心理咨询工作简报,通过心理测评系统定期与在押人员谈心交流、进行心理辅导,形成测评报告,指导管教措施落实。

她们推行监所“校园化”管理模式,编印《在押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手册》,撰写《法润新生》《蜕变从心开始》等普法教育、心理疏导读本,先后为在押人员举办普法讲堂170余场次,团体心理辅导120余次,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安全植心中——

规范执法 打造法治文明监区

为确保监所绝对安全,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创新推出三项工作机制。

推行队伍素质提升机制,提高女民警“三力”。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以“女民警讲堂”和《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区制度汇编》等手册为载体,开展30余期“学政治、学业务、学技能”的“三学”活动,激发队伍学习力;创建每周一次工作例会、每月一份工作简报、每季度一篇案例分析等“十个一”工作机制,强化队伍执行力;开展“点燃阅读星火”读书会、“新年新愿新征程”茶话会等主题党建活动,设立集图书借阅、健身、生活功能于一体的民警活动室,制定科学的执勤模式,凝聚队伍向心力。

推行在押人员严格管理机制,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建立“一日作息科目必训、内务规范必训、行为规范必训”的“三个必训”制度,编制10项军事化训练科目,制作5部专题演示片,组织在押人员每日开展军事化训练,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内务评比和军事化训练评比600余次。监管大队采用“谈、学、练、查”的模式,抓住新入所在押人员7天内规则意识树立关键时期,将《区规区训》《押员过渡教育手册》学习作为入所学习的重要内容。

推行“四项教育”机制,聚力打造文明监区。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大课教育,组织在押人员书写心得体会、制作板报,深入开展“行为养成、法治、文化、心理矫治”四项教育,编撰《在押人员日常养成“三必训”手册》《学习教育“四必读”手册》,创新提出在押人员行为规范“四必十禁”等举措,形成一整套闭环教育管理机制,得到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充分肯定并予以推介。

润物细无声——

用心用情 引导在押人员走向新生

“爱人者、人恒爱之,在我生命的低谷,是张警官给了我希望和曙光”……这是一名女性在押人员写给女民警张萌臻的感谢信。

2021年,29岁的费某因诈骗被羁押至女子监区,入所前因为投资被骗加上家庭矛盾,费某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一开始,管教民警给费某送药、她不吃,和她谈话、她不听,甚至还有偷偷割腕的倾向……管教民警张萌臻、郭嘉彤耐心对其进行开导,鼓励她参与集体活动,为其打造像家一般的“安全小屋”。费某的心门逐渐打开,她开始信任警官,一审判决后的一个午后,她在谈话室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哭喊着说:“警官,帮帮我,我好像闯了大祸,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023年春节期间,为让在押人员放松心情,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组织表演节目,费某积极参加,并且参与了监室节目的编排,看着她开心的笑容,管教民警的心终于落了地。在去监狱服刑前,她向民警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承诺自己一定在监狱好好表现,出狱后重新做人、回报社会。

13年来,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成功教育转化重难点在押人员350余名,在押人员上交悔过书600余份。女子监管大队始终保持了队伍“零违纪”、业务“零事故”,先后被授予“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市公安机关巾帼建功示范岗”等称号。

回顶部 回本版

2024-12-03 第08版 专题

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

蔷薇花开 点亮新生

□本报记者 张 瑜 通讯员 刘 伟 解朋龙

“我们是花,没有花瓣,却唱出新蕊;我们是云,离开天空,却突现彩虹……”11月3日,山东省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正在开展曲艺文娱活动。“《启航》这首歌曲,是看守所女子监区民警和在押人员共同创作的女子监区区歌,希望她们把这里作为心灵的港湾,得到灵魂救赎,开启新的人生。”东营市看守所所长牛建平介绍。

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负责全市女性在押人员的集中收押、教育管理。13年来,女子监管大队11批女民警不懈接力,教育、感化、引导近2500名女性在押人员重拾信心。

高墙绽新蕊——

守正创新,搭建全方位管教体系

在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文艺展列架上,一幅蔷薇花的工笔画栩栩如生。“这是一名在押人员的作品,蔷薇的‘蔷’与‘墙’同音,寓意在高墙之内盛开绽放,表达对美好的向往。”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大队长何志清介绍。

看守所可以说是个“袖珍社会”,在押人员形形色色。对于看守所的女民警来说,如何确保在押人员思想稳定,她们的答案是:与监区共成长,与在押人员共情。

她们边工作边摸索,从思想教育入手,开展普法教育、道德教育、文化熏陶、心理矫正,逐渐形成“新蕊”管教体系,希望让在押人员在这里完成心灵蜕变,像花蕊一样绽放新生,重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女子监管大队专门为在押人员创办了《新蕊报》,刊载在押人员的改造心得,搭建“新蕊电视台”“新蕊广播站”,播放民警自己录制的普法讲堂节目等。针对女性在押人员的特点,她们逢年过节举办联欢会,还创作了一批乐观向上的曲艺节目;她们开展“仁义为本、心灵护航”道德教育,国学经典诵读,组织“感恩父母”“爱与希望”等主题征文,观看“感动中国”等电视节目和主旋律电影,叩问心灵、陶冶情操;开展“秀巧手展风采”手工制作,“许愿新年、走向新生”画报制作,重拾信心,表达对未来的期盼……

女民警们善于钻研学习,设立“新蕊咨询室”,创办心理咨询工作简报,通过心理测评系统定期与在押人员谈心交流、进行心理辅导,形成测评报告,指导管教措施落实。

她们推行监所“校园化”管理模式,编印《在押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手册》,撰写《法润新生》《蜕变从心开始》等普法教育、心理疏导读本,先后为在押人员举办普法讲堂170余场次,团体心理辅导120余次,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安全植心中——

规范执法 打造法治文明监区

为确保监所绝对安全,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创新推出三项工作机制。

推行队伍素质提升机制,提高女民警“三力”。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以“女民警讲堂”和《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区制度汇编》等手册为载体,开展30余期“学政治、学业务、学技能”的“三学”活动,激发队伍学习力;创建每周一次工作例会、每月一份工作简报、每季度一篇案例分析等“十个一”工作机制,强化队伍执行力;开展“点燃阅读星火”读书会、“新年新愿新征程”茶话会等主题党建活动,设立集图书借阅、健身、生活功能于一体的民警活动室,制定科学的执勤模式,凝聚队伍向心力。

推行在押人员严格管理机制,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建立“一日作息科目必训、内务规范必训、行为规范必训”的“三个必训”制度,编制10项军事化训练科目,制作5部专题演示片,组织在押人员每日开展军事化训练,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内务评比和军事化训练评比600余次。监管大队采用“谈、学、练、查”的模式,抓住新入所在押人员7天内规则意识树立关键时期,将《区规区训》《押员过渡教育手册》学习作为入所学习的重要内容。

推行“四项教育”机制,聚力打造文明监区。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大课教育,组织在押人员书写心得体会、制作板报,深入开展“行为养成、法治、文化、心理矫治”四项教育,编撰《在押人员日常养成“三必训”手册》《学习教育“四必读”手册》,创新提出在押人员行为规范“四必十禁”等举措,形成一整套闭环教育管理机制,得到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充分肯定并予以推介。

润物细无声——

用心用情 引导在押人员走向新生

“爱人者、人恒爱之,在我生命的低谷,是张警官给了我希望和曙光”……这是一名女性在押人员写给女民警张萌臻的感谢信。

2021年,29岁的费某因诈骗被羁押至女子监区,入所前因为投资被骗加上家庭矛盾,费某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一开始,管教民警给费某送药、她不吃,和她谈话、她不听,甚至还有偷偷割腕的倾向……管教民警张萌臻、郭嘉彤耐心对其进行开导,鼓励她参与集体活动,为其打造像家一般的“安全小屋”。费某的心门逐渐打开,她开始信任警官,一审判决后的一个午后,她在谈话室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哭喊着说:“警官,帮帮我,我好像闯了大祸,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023年春节期间,为让在押人员放松心情,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组织表演节目,费某积极参加,并且参与了监室节目的编排,看着她开心的笑容,管教民警的心终于落了地。在去监狱服刑前,她向民警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承诺自己一定在监狱好好表现,出狱后重新做人、回报社会。

13年来,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管大队成功教育转化重难点在押人员350余名,在押人员上交悔过书600余份。女子监管大队始终保持了队伍“零违纪”、业务“零事故”,先后被授予“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市公安机关巾帼建功示范岗”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