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刊文指出:事业要靠拼搏才能成就,能力需要磨砺才会提升。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要勇于担责、敢于创新,在攻坚克难中长本领、出业绩”的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明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敢于冲锋陷阵,善于披荆斩棘,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攻坚克难首先是要勇于担责。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党员干部要勇于担责,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党员干部勇于担责,就要做事有魄力、为官有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敢于创新,是攻坚克难的方法论“钥匙”。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对于党员干部至关重要。党员干部要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沿实践中先试先闯,用创新的理念谋划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创新的方法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风险,用创新的思路打破前进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坚定不移走好改革路,通过攻坚克难提升素质能力、锻造过硬本领,一笔一笔画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工笔画”,一步一步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