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李
2017年,我正式参加公安工作,在甘肃省景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任内勤。闲暇之余,我总是阅读《人民公安报》。2018年8月,我调至宣传工作岗位,正式开始从事公安新闻宣传工作。
记得我完成第一篇通讯稿时,发给一位记者朋友看,但得到的反馈是“新闻点很好,描述模棱两可,且内容驴唇不对马嘴”。当时虽然很受打击,我并没有灰心,而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出好的新闻稿件。
为此,我认真学习《人民公安报》上各类稿件的行文风格、标题制作及拍摄照片时的构图角度等。慢慢地,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撰写的稿件也开始陆续在省市级媒体刊发。终于,2021年12月24日,我采写的通讯稿件《“碰瓷”团伙“演戏”还分主配角》在《人民公安报》上刊发。我兴奋地拿着当天的《人民公安报》给母亲看。看着母亲脸上欣慰的笑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用手轻轻抚摸那一行行文字,读了一遍又一遍,回味良久。
自此之后,我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公安新闻宣传工作中,采写的许多稿件也在《人民公安报》上陆续刊发,得到了全局民警辅警的认可。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举办的全国公安新闻宣传研修班,中心的老师们从怎样打好采访提纲、现场如何进行采访、采访素材梳理、照片拍摄角度选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授课,更加让我受益匪浅。
追风赶月莫停留,笔耕不辍知甘苦。回望从事公安新闻宣传工作的这些年,那些熬更守夜写稿的日子,那些一丝不苟校对审核的日子,那些稿件终于见报的日子,都历历在目。《人民公安报》一直像一位良师益友,陪伴在我身边。
(作者单位:甘肃省景泰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