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干部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把看家本领学到手,把理论武装成效体现到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做到‘两个维护’中。
曹 森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如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公安纪检监察工作,全面落实好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实现疫情防控和反腐败斗争“双胜利”,是各级公安纪检监察部门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各级公安纪检监察部门应统筹好十个关系,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和重点工作的关系。中央纪委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等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要求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公安纪检监察部门要立足职能职责,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履行好监督专责。要紧跟党中央关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最新判断和最新部署要求,精准稳实有效做好疫情防控监督工作,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对疫情防控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短板,加强剖析研究,推动各项制度机制不断完善。要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督促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履行管党治警主体责任,坚决打通各种“中梗阻”,坚决纠治各种“庸懒散”,为疫情防控提供纪律保障。要深化规律性认识,把公安纪检监察工作真正融入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中,不断丰富拓展政治监督、日常监督、执纪审查的方式,不断深化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统筹好吃透上情和摸清下情的关系。吃透上情就是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势看清楚、把问题分析透、把对策考虑好、把工作做到位。摸清下情就是摸准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吃透上情尤其是要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全会对纪检监察机关如何立足监督职责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了阐释,强调了“六个要”的重点工作,为我们抓好工作下达了“任务书”、划定了“路线图”。摸清下情就是要摸清所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真实情况,摸清本单位权力运行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做到准确定位,精准监督,靶向治理。
统筹好着眼全面和突出重点的关系。全面和重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落实到监督工作上,就是既要做到三个全覆盖,又要做到三个突出重点:一是既要做到监督工作全覆盖,又要突出政治监督。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就是“两个维护”。二是既要做到监督范围全覆盖,又要重点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警种以及涉及人财物的关键岗位,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三是既要做到监督对象全覆盖,又要坚持严下先严上,切实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同级班子成员和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跟进。
统筹好削减存量和遏制增量的关系。减存遏增是治贪反腐的科学方法。公安机关对存量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对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加大处置办理力度,为遏增量争取时间和空间。当前要重点查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丧失党性立场、违反政治纪律、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性问题;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三是领导干部借人事权、决策权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污染政治生态的问题;四是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问题;五是执法办案领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等问题;六是信息化项目、基建工程、装备建设等领域内外勾结、利益输送、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
统筹好注重治标和注重治本的关系。从党风廉政建设实际看,治标就是通过采取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雷霆手段和工作措施,刹住不断蔓延的贪渎之风,强力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治本就是通过建立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深化标本兼治,关键在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整体效果。“不敢”是前提,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让领导干部和民警从害怕查处的“不敢”走向敬畏党和人民、敬畏党纪国法的“不敢”;“不能”是关键,要科学配置权力,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不想”是根本,要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靠提高党性觉悟,靠涵养廉洁文化,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
统筹好勇往直前和坚定稳妥的关系。公安纪检监察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必须勇往直前、不辱使命、敢于担当,旗帜鲜明地与一切腐败行为做坚决斗争。在反腐败斗争的征途上,要坚定稳妥、稳中求进,稳高压态势、稳惩治力度、稳干部群众对持续正风反腐的预期,以综合运用政策策略和纪律法律增强惩治效果,以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执纪执法水平,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坚定不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做到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统筹好理顺关系和提高效能的关系。理顺关系就是通过深化改革推动监督职能、工作深度融合,其本质是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目的是强化党对监督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监督效能。公安纪检监察部门要对上级部署做到心中有数,时刻关注上级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当前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对标对表抓落实,始终确保工作的正确方向。要实行问题线索分级受理、问题线索归口移送、案件管辖分级分工负责,定期统计汇总数据,加强情况沟通协商。要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找准职责定位,打通工作堵点,消除监督盲区,使“两个责任”相互衔接,派驻监督与其他监督一体联动。
统筹好严字当头和宽严相济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就要做到零容忍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惩治腐败的力度丝毫不能削弱,着力做到思想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把“严”的标准和措施贯穿管党治警的始终。在严字当头的前提下,也要注意把握政策,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做到宽严有度、精准得当。要综合考量、区别对待,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过,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把从严执纪问责与从宽容错、纠错有机统一起来,使党员干部自觉防止和纠正违纪行为,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不断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统筹好各负其责和通力协作的关系。公安纪检监察工作涉及面广,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工程。各负其责,就是纪检监察、督察、审计、巡察等监督部门都要立足自身职责,深入查找和纠正政治偏差,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通力协作,就是各监督部门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同频共振,形成监督合力。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各监督部门发现公安民警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后,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核查处置。纪检监察部门对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党的建设、队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通报相关监督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整治。应建立沟通会商机制,及时就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重要情况、政治生态突出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线索和涉及全局性的重大事项、疑难复杂问题,要会商研判,协调解决。在查办重要案件时,要整合办案力量,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形成优势互补,确保办案攻坚更加协同高效。对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件,既要查找主体责任方面的原因和不足,又要查找监督责任方面的差距和问题,共同改进提高。
统筹好政治过硬和本领高强的关系。打铁必须自身硬。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照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的目标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把看家本领学到手,把理论武装成效体现到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做到“两个维护”中。要加强能力建设,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差什么补什么,实施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学习监督执纪问责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强化学习调研、全员培训和实战练兵,不断提升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能力。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思维,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严深细实抓好日常教育管理监督,持续防止“灯下黑”,切实把队伍建强、让干部过硬,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作者为重庆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