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
2008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同年4月,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2011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级责任区刑警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5次。
□本报记者 孙 强
通讯员 贾晓刚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永安市曾在长达7年半的时间里作为福建省临时省会存在,这片浸染着革命热血的土地,不仅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斗争,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今,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将红色信仰熔铸于警魂,用使命担当书写着忠诚为民的答卷。
无畏冲锋显本色
5月23日,在侦破一起跨省盗窃网络线缆案中,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陈榕铭带领徒弟郭灵楠经过研判,锁定了一个3人跨省流窜盗窃团伙。但该团伙成员反侦查意识极强,案件侦破一时陷入僵局。
面对困难,郭灵楠一度感到焦躁和气馁。“案发才几天,要沉住气,不要怕困难!接下来我们要重点排查这些区域……”陈榕铭拍着徒弟的肩膀,在地图上画出重点排查区域。
在师傅的鼓励和指导下,师徒二人持续深挖线索,经过一个月攻坚,最终在6月25日晚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邓高峰至今记得自己入警3个月时经历的那次抓捕:夜晚的火车站人流如织,他紧随师傅冲向嫌疑人,锁喉、绊腿、压制……成功将嫌疑人抓获。事后才发现,嫌疑人裤袋里的匕首已抽出半截。当时师傅只沉声说了一句:“面对危险,警察没有退路。”
这句话被邓高峰记在了心里。在一次行动中,邓高峰本想借故接近嫌疑人,没想到进门时却撞见对方正手持菜刀切菜。千钧一发之际,他一个箭步上前实施控制。面对嫌疑人的疯狂挣扎,邓高峰拼尽全力将其制伏。至今,每每想起那次行动,邓高峰仍心有余悸:“面对危险也会本能地害怕,但身为人民警察,无论何时都必须挺身而出。”
在邓高峰的办公柜里珍藏着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从警15年来侦破的2300多起案件的心得体会。这本泛着岁月痕迹的笔记本,不仅是他刑侦生涯的缩影,更成为徒弟们的“实用教科书”。
心系民生显真情
在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勇毅前行;和平时期,永安刑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
今年上半年,永安市辖区侵财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1.4%,案件破案率达87.6%,追赃率达81.6%。这串数字的背后,是刑侦大队侵财中队民警范根根探索总结出“三快三同步”机制高效运转的成果。范根根被同事称为守护民生的“破案能手”,在他看来,每一起案件,无论案值大小,都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
6月2日,辖区86岁的陈大爷被骗走了8万元的养老钱,老伴当下急得住了院,但案件侦办一直难以突破。看着心急如焚的老人,范根根暗下决心,一定要破案。他连续1个月跑银行、找线索,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为老人追回被骗的8万元。当陈大爷颤巍巍地把写着“人民警察为人民 破案挽损暖人心”的锦旗送到范根根的手中时,也将永安刑警对“群众事即我事”的信念具体体现。
“丢几只鸡鸭,看似是小事,但很可能影响到老百姓安稳过日子的底气。我们只是竭尽全力,想帮他们早点把损失追回来。”范根根说。
如今,这根“竭尽全力”的接力棒紧握在年轻一代手中。在刑侦大队反诈中心,年轻民警罗英浩办公室的墙上,3面锦旗格外醒目。最右侧的那面锦旗讲述着一个追踪3231元的故事——去年5月,邓女士遭遇刷单诈骗,损失3231元。报警时她几近放弃:“就3000多元,算了吧。”罗英浩却绷紧了神经:“那不行!”3分钟内,他就完成了止付操作,冻结了被骗钱款。随后的10个月里,他追踪线索跨越数省,最终将诈骗嫌疑人抓获归案。
当这笔曾被失主认定无望的款项,在今年3月又回到邓女士手中时,她难以置信:“真没想到你能为这点事这么拼!”“群众利益的分量,从不以金额大小来衡量。”罗英浩说。
从范根根为八旬老人追回养老钱,到罗英浩10个月跨省追踪3000元的“小案”,再到整个大队为每一起关乎民生的案件跟进追踪,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用无声的接力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起新时代守护平安的磅礴力量。在永安这片红色土地上,他们将继续以荣誉为鞭策,传承革命先烈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