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张梦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安和街派出所教导员) 整理:本报记者 冯 锐 通讯员 韩雨桐 黄 庆
2008年夏天,18岁的我参加高考。还记得当时,考点门前人群拥挤,民警们一边维持秩序指挥交通,一边为考生鼓劲加油。
2013年,我成为了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兆麟街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辖区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是高考考点,每年高考我们都会为辖区的考生保驾护航。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2015年高考时,考生小杜开考前不慎在校门口摔倒,难以行走。在维持秩序的我和同事王时看到后,赶紧上前询问,将他背起来送到考场。“不要受影响,好好考试!”王时身上的警服被汗水浸湿,那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在往后每年高考护考时,那年的场景总会浮现在脑海中。
2017年我调至道里分局监察室,高考时需要到考点开展现场督察,与执勤民警一同在校门口为考生保驾护航。我见证了各项护考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标准不断细化、措施预案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考卷护送、考场安全保障、服务考生、维护交通秩序等工作中,全警动员,让考生轻松应考,让家长放心陪考。
记得2024年高考的第二天,我作为道里分局安和街派出所的教导员,带领民警在哈尔滨市第五中学门前执勤。这时,两名考生上前求助,“警察叔叔,我们记错了考点,不是哈尔滨市第五中学,而是哈尔滨新区第五学校!”此时离考试开始已经不到一小时,而两个考场之间距离近30公里。我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随即启动应急预案。警车开道,我们驾车火速前往这两名考生要去的考点,及时将两名考生送达目的地。两名考生热泪盈眶地道谢,奔赴属于他们的“战场”。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又是一年高考季,我们科学配置警力,制定“一点一策”方案,积极采取“做足功课”“提前备考”“顺利送考”“安全护考”等举措,陪伴考生们一同迎接这场“大考”,见证十年寒窗取得的硕果。愿学子乘风破浪,安心逐梦,考出满意的成绩,以奋斗之姿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