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振宙 通讯员 安学海 刘丹丹
今年以来,甘肃省临泽县公安局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以深化产业警务为带动,着眼便捷、高效、降低企业成本,用法治利剑斩断伸向企业的黑手,用警务温度厚植产业发展的沃土,在打击犯罪、防范风险、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以更优服务、更实举措、更强担当为企业发展清障护航。
临泽县公安局8名产业警务“项目警长”深入辖区12家企业了解需求,通过实地走访听企业心声,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风险提示等定制化服务20余项,以问题为导向开出解决良方,真正实现企有所需、警有所应。同时,“项目警长”创新产业警务“两书一单”预警机制,对走访中发现的涉企风险分类施策,通过启动风险预警、推送整改清单、定制防范指南,与企业签订10份“两书一单”。某新能源公司负责人李某表示:“公安民警给我们发放各类告知书和提示函,可以降低企业政策误读风险,另外,还倒逼企业构建覆盖各层级的安全责任体系,这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是有利于发展的。”
在打造“亲清”警企关系的新实践中,临泽公安推出订单式法治服务,实现普法精准滴灌,让安全成为最硬核的营商环境。近期,在对近年来涉及职务类犯罪的受害企业进行梳理后,临泽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到辖区某企业进行回访。回访中,民警重点了解企业完善后的销货流程、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等内部管理体系,检查是否完善到位。“根据你们给出的意见,我们公司立即完善了销货体系,再也没有发生过职工私自占有货款的情况,你们帮我们堵住财务管理漏洞,相当于给企业安了防盗锁、上了防护盾,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这家粮油公司负责人张某说。
临泽县公安局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聚焦涉企违法犯罪行为,亮利剑、出重拳,最大限度挽回企业经济损失,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自产业警务工作部署以来,当地共破获涉企案件2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8万元。在严打犯罪护权益的同时,公安机关主动加强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部门的衔接联动,建立“护企联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涉企风险线索,协同处置企业债务纠纷、劳资矛盾等隐患,多部门共同发力,切实提升涉企犯罪打击质效。临泽县公安局通过“问需于企、送法入企、护航兴企”三步工作法,实现涉企警情量同比下降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