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30

第03版 视点


订单式志愿帮扶 亲情式爱心服务
吉林打造机关爱心妈妈服务品牌

□本报记者 庄玲玲 通讯员 温小莹

11月21日,吉林省公安厅联合长春市重庆街道北安社区,开展“雏鹰护航”机关爱心妈妈服务进校园活动,为长春市北安小学学生科普毒品防范知识。

今年以来,吉林省公安厅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民警先锋模范作用,以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为载体,突出公安特色、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搭建“订单式”志愿服务体系,探索形成了贴合社区共建实际的有效路径,持续释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精心谋划,高位统筹推动

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党委在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社区开展“双百共建”活动的同时,对接重庆街道北安社区,结合社区实际,以女民警为主体,以“订单式”帮扶为特色,搭建机关爱心妈妈志愿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妇委会先后5次到社区实地走访,深入了解社区概况、居民年龄层次、生活状况等基础信息,确定了从社区服务、困难帮扶、法治教育三方面打造“订单式”服务,依托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以高质量志愿服务融合共建,加强基层综合治理深度。

为确保活动有抓手、有保障,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妇委会优化志愿服务队组织架构,制定实施方案、设计活动载体,建立人员台账、充实服务力量,在原有30名队员的基础上,通过逐级推荐选拔考察,吸纳直属单位优秀女民警,更新升级为45名队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

“或具备禁毒、反诈等防范常识宣讲能力,或有文艺特长,能够组织和参加社区活动。”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妇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他们在选拔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队员时,逐人梳理确认专业特长,为后续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精细组织,深化工作成效

北安社区辖区内两所小学地处繁华商业区,人车密集、流动性大,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十分必要。吉林省公安厅与北安社区联合设立“梦想领航站”项目。机关妈妈爱心服务队接到社区提交的“学校希望提供法治类课程”的订单后,立刻协调有关警种设计课程内容,制定“雏鹰护航”志愿服务计划,以一学期为周期,在社区内2所学校开设“每月一课”。女民警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不同主题,采取视频教学、课堂问答、情景演示、奖品发放等丰富形式,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强化知识吸收效果,深化法治进校园工作,累计为1000余名小学生授课8次,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工作中,吉林省公安厅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与社区深度融合,先后参加社区组织的红色主题观影、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七一主题党日、街道大联欢等活动12次,选派具有文艺特长的女民警参加社区老年人合唱乐团活动,与老人拉近距离,倾听老人心声,适时宣传安全防骗知识,积极收集老人们的服务需求,赢得了老人们的喜爱与信任。

据了解,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还在社区开展动态帮扶助困,先后5次走访社区困难儿童家庭,通过赠送生活慰问品、开展学业辅导等方式提供帮扶。

精准对接,建立长效机制

为更加贴近社区需求,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妇委会积极“外求”“内化”,持续保持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活力。

“外求”方面,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妇委会建立周交流、月总结制度,积极与北安社区、帮扶家庭联系,了解掌握社区近期工作内容,征求意见建议,向困难儿童家庭发放“微心愿”征集表,研究确定服务重点;贯彻省妇联、省直妇工委工作部署,找好社区共建结合点,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支持。“内化”方面,她们定期召开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工作会议,总结前期活动情况,围绕社区重点需求,组织队员建言献策,分享参与体会,调动激发女民警积极性、主动性;与相关警种及时对接,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治教育进校园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回顶部 回本版

2024-11-30 第03版 视点

订单式志愿帮扶 亲情式爱心服务

吉林打造机关爱心妈妈服务品牌

□本报记者 庄玲玲 通讯员 温小莹

11月21日,吉林省公安厅联合长春市重庆街道北安社区,开展“雏鹰护航”机关爱心妈妈服务进校园活动,为长春市北安小学学生科普毒品防范知识。

今年以来,吉林省公安厅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民警先锋模范作用,以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为载体,突出公安特色、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搭建“订单式”志愿服务体系,探索形成了贴合社区共建实际的有效路径,持续释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精心谋划,高位统筹推动

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党委在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社区开展“双百共建”活动的同时,对接重庆街道北安社区,结合社区实际,以女民警为主体,以“订单式”帮扶为特色,搭建机关爱心妈妈志愿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妇委会先后5次到社区实地走访,深入了解社区概况、居民年龄层次、生活状况等基础信息,确定了从社区服务、困难帮扶、法治教育三方面打造“订单式”服务,依托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以高质量志愿服务融合共建,加强基层综合治理深度。

为确保活动有抓手、有保障,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妇委会优化志愿服务队组织架构,制定实施方案、设计活动载体,建立人员台账、充实服务力量,在原有30名队员的基础上,通过逐级推荐选拔考察,吸纳直属单位优秀女民警,更新升级为45名队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

“或具备禁毒、反诈等防范常识宣讲能力,或有文艺特长,能够组织和参加社区活动。”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妇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他们在选拔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队员时,逐人梳理确认专业特长,为后续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精细组织,深化工作成效

北安社区辖区内两所小学地处繁华商业区,人车密集、流动性大,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十分必要。吉林省公安厅与北安社区联合设立“梦想领航站”项目。机关妈妈爱心服务队接到社区提交的“学校希望提供法治类课程”的订单后,立刻协调有关警种设计课程内容,制定“雏鹰护航”志愿服务计划,以一学期为周期,在社区内2所学校开设“每月一课”。女民警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不同主题,采取视频教学、课堂问答、情景演示、奖品发放等丰富形式,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强化知识吸收效果,深化法治进校园工作,累计为1000余名小学生授课8次,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工作中,吉林省公安厅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与社区深度融合,先后参加社区组织的红色主题观影、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七一主题党日、街道大联欢等活动12次,选派具有文艺特长的女民警参加社区老年人合唱乐团活动,与老人拉近距离,倾听老人心声,适时宣传安全防骗知识,积极收集老人们的服务需求,赢得了老人们的喜爱与信任。

据了解,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还在社区开展动态帮扶助困,先后5次走访社区困难儿童家庭,通过赠送生活慰问品、开展学业辅导等方式提供帮扶。

精准对接,建立长效机制

为更加贴近社区需求,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妇委会积极“外求”“内化”,持续保持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活力。

“外求”方面,吉林省公安厅机关妇委会建立周交流、月总结制度,积极与北安社区、帮扶家庭联系,了解掌握社区近期工作内容,征求意见建议,向困难儿童家庭发放“微心愿”征集表,研究确定服务重点;贯彻省妇联、省直妇工委工作部署,找好社区共建结合点,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支持。“内化”方面,她们定期召开机关爱心妈妈服务队工作会议,总结前期活动情况,围绕社区重点需求,组织队员建言献策,分享参与体会,调动激发女民警积极性、主动性;与相关警种及时对接,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治教育进校园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