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第05版 视窗


张家港:精准助农 巧解“丰收后的烦恼”

□本报记者 杨青春 通讯员 吴宇星 王 超

喜看稻菽千重浪,智能无人驾驶收割机来回奔忙,800多亩的现代化“蔬菜工厂”已播下了新的希望……又是一年秋收忙,徜徉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只觉得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科技赋能 解决播种难题

11月1日,天刚蒙蒙亮,前一晚刚收割完早熟水稻的乐华家庭农场负责人老李就起床了,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每年的这个时候,老李最焦虑的是在丰收的同时,还有300多亩地的油菜播种要在一周内完成。

“播种的短工不好请,成本还特别高。”老李说。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派出所民警帮老李请来了“新帮手”——多功能智能无人机。

“这台无人机装备了撒播桶和撒播盘,一次可装载20多斤油菜籽。”民警介绍,按照往年人工播种计算,10个人要花整整5天时间才能完成300多亩地的播种。如今,智能无人机每分钟可播种一亩地,短短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全部播种任务,省时又省力。

每年10月前后,张家港市公安局各派出所都要组织警力挨家挨户走访农户,盘点用工缺口,联合各(村)社区组建临时劳务市场,招募务工人员,保障秋收顺利进行。

今年9月,张家港市公安局与全市7个物联网智慧农业基地党支部共建“农墨重彩”党建联合体,根据共建协议,社区民警在全市范围统计问需后,由各个基地使用闲置设备就近为周边农户提供免费播种服务。

保障新鲜 压缩运输时间

不仅是秋播,农产品的运输锁鲜也是长期困扰农户的一道难题。在张家港市锦丰镇,果农许阿姨家的冬果迎来了丰收。如何按照销售合同约定,在指定时间内将水果运输至各大生鲜市场,是秋收时节她最关心的事。

“一周内发出的3批货都是准时准点送到的。”许阿姨介绍。生鲜品“零损耗”是果农最大的惊喜,也是市民能够采购到物美价廉生鲜品的重要保障。生鲜品供销双赢局面的形成,源自张家港市公安交管部门推出的“冷链运输绿波带”服务举措。

“我们根据全市生鲜品分布情况,为冷链运输规划了专属时段和专运线路,在确保冷链车辆尽可能规避拥堵线路的基础上,保证其在经过市区路段时‘一路绿灯’。”张家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控中心负责人曹广峰介绍,自10月“冷链运输绿波带”运行以来,全市生鲜冷链运输通行速率同比提升45%以上,生鲜品损耗率也因此大幅下降。

近日,家住塘市街道的农户郭大姐,通过社区民警预约了“稻秸秆上门回收”服务。基于塘市派出所联合环境生态部门推出的这项服务举措,郭大姐不仅摆脱了如何处置秸秆的烦恼,还能在一个月后免费领取一份“环保大礼”——秸秆降解发酵后形成的肥料。

“产业兴旺是平安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张家港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陆斌介绍,不仅是全市层面“免费播种”和“冷链运输绿波带”,像“稻秸秆上门回收”这样,由各个派出所与农业农村等部门携手推出的助农惠农举措一共有17项之多,精准解决了23项包括用工、运输、仓储环节在内的一系列农户“丰收后的烦恼”。

回顶部 回本版

2024-11-06 第05版 视窗

张家港:精准助农 巧解“丰收后的烦恼”

□本报记者 杨青春 通讯员 吴宇星 王 超

喜看稻菽千重浪,智能无人驾驶收割机来回奔忙,800多亩的现代化“蔬菜工厂”已播下了新的希望……又是一年秋收忙,徜徉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只觉得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科技赋能 解决播种难题

11月1日,天刚蒙蒙亮,前一晚刚收割完早熟水稻的乐华家庭农场负责人老李就起床了,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每年的这个时候,老李最焦虑的是在丰收的同时,还有300多亩地的油菜播种要在一周内完成。

“播种的短工不好请,成本还特别高。”老李说。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派出所民警帮老李请来了“新帮手”——多功能智能无人机。

“这台无人机装备了撒播桶和撒播盘,一次可装载20多斤油菜籽。”民警介绍,按照往年人工播种计算,10个人要花整整5天时间才能完成300多亩地的播种。如今,智能无人机每分钟可播种一亩地,短短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全部播种任务,省时又省力。

每年10月前后,张家港市公安局各派出所都要组织警力挨家挨户走访农户,盘点用工缺口,联合各(村)社区组建临时劳务市场,招募务工人员,保障秋收顺利进行。

今年9月,张家港市公安局与全市7个物联网智慧农业基地党支部共建“农墨重彩”党建联合体,根据共建协议,社区民警在全市范围统计问需后,由各个基地使用闲置设备就近为周边农户提供免费播种服务。

保障新鲜 压缩运输时间

不仅是秋播,农产品的运输锁鲜也是长期困扰农户的一道难题。在张家港市锦丰镇,果农许阿姨家的冬果迎来了丰收。如何按照销售合同约定,在指定时间内将水果运输至各大生鲜市场,是秋收时节她最关心的事。

“一周内发出的3批货都是准时准点送到的。”许阿姨介绍。生鲜品“零损耗”是果农最大的惊喜,也是市民能够采购到物美价廉生鲜品的重要保障。生鲜品供销双赢局面的形成,源自张家港市公安交管部门推出的“冷链运输绿波带”服务举措。

“我们根据全市生鲜品分布情况,为冷链运输规划了专属时段和专运线路,在确保冷链车辆尽可能规避拥堵线路的基础上,保证其在经过市区路段时‘一路绿灯’。”张家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控中心负责人曹广峰介绍,自10月“冷链运输绿波带”运行以来,全市生鲜冷链运输通行速率同比提升45%以上,生鲜品损耗率也因此大幅下降。

近日,家住塘市街道的农户郭大姐,通过社区民警预约了“稻秸秆上门回收”服务。基于塘市派出所联合环境生态部门推出的这项服务举措,郭大姐不仅摆脱了如何处置秸秆的烦恼,还能在一个月后免费领取一份“环保大礼”——秸秆降解发酵后形成的肥料。

“产业兴旺是平安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张家港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陆斌介绍,不仅是全市层面“免费播种”和“冷链运输绿波带”,像“稻秸秆上门回收”这样,由各个派出所与农业农村等部门携手推出的助农惠农举措一共有17项之多,精准解决了23项包括用工、运输、仓储环节在内的一系列农户“丰收后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