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昉 杜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回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强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作为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深刻洞悉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了总部署。因此,需要公安机关以更加敏锐的战略眼光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包括强化海外利益和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保护体制机制,深化安全领域国际执法合作,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
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机遇和众多挑战,公安教育战线必须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坚实走好新征程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之路,加速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
系统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强烈呼唤着公安机关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公安战斗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创公安工作现代化新局面的应有之义,特别是在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战略意义。因此,加强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是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什么是涉外法治、为什么要建设涉外法治以及如何建设涉外法治这几个根本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涉外法治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涉外法治建设的稳步前行离不开高质量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能力明显提升”“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这就需要公安教育战线从战略高度夯实涉外法治人才基础,为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贡献力量。
党的领导是涉外法治的根基和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法治协同创新基地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紧跟国家重大安全战略和学科建设发展需求,打造公安工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与公安工作国际化资政建言智库,从而彰显公安学科的应用性、实战性特点,积极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涉外法治人才建设之路,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以胸怀“国之大者”的担当办好涉外法治协同创新基地,是加速新质公安战斗力形成的必然要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法治协同创新基地自觉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新质公安战斗力建设,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战略意图,努力探索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利益的结合点和共同扩大利益的会合点,奋力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课程建设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将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性、实践性、真理性、指导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关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大志、把握大势,坚定前进信心,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实现个人理想和服务于国家人民有机结合,努力培养新时代国际刑警与警务联络专业人才,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做强涉外法治协同创新基地,是培育新质公安战斗力的源头活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法治协同创新基地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在聚焦国家涉外法治战略需求上下大气力,紧紧围绕公安工作现代化,面向涉外法治发展建设前沿、回应公安实战需求、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推动守正创新,探索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利用教育数字化先进技术,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和实训改革,推进完善教学研练战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抢抓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教育强警、人才兴警,积极融入高质量公安高等教育体系,不断优化升级涉外法治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从源头上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以公安实战为特色建设涉外法治协同创新基地,是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有力举措。精准聚焦战略需求,以服务国家涉外法治战略需求为愿景,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为出发点,聚焦国际刑警组织及警务联络工作这一特色专业领域,形成独特人才培养优势,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人才,发挥新质公安战斗力在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方面的巨大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坚实迈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建设的关键一步。
(作者王昉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学院讲师,杜芳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