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新民 通讯员 黄晶晶 徐子威
近年来,湖北省枣阳市公安局针对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探索建设基础管控中心,对基础业务进行归口管理,努力提升“派出所主防”质效。
统一归口 团队布防
2021年以来,襄阳市公安局全面整合大数据体系,打造“情指行”一体化中心、基础管控中心、大数据中心、侦查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五大中心,全量汇聚警种资源和信息要素,为一线民警“打防管控服”提供支撑。
在枣阳,对基础管控中心的探索,走在了全市前列。枣阳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成立后,枣阳公安从带有基础管理性质的12个警种和16个派出所抽调民警辅警入驻中心办公,从过去的“各自为战”变为“团队布防”。围绕“人、事、物、场所、单位”五要素,基础管控中心对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分类,梳理出12个警种的92项任务清单,并相继出台基础管控中心建设运行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全流程开展“接收、研判、派发、处置、回收、评估、整改、反馈”8项业务。
枣阳市公安局局长廖新安介绍,这个专门管理基础业务的公安“综合中心”搭建成形后,由基础管控中心“一个口子”负责全局基础工作的任务下发、指令下达、进程管控、信息收集等,解决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
厘清任务 释放警力
“在派出所,原来我们每天至少要应对3到5个警种的基础任务,头绪多、任务重。现在,基础管控中心将任务统一归口后,我们只需对基础管控中心一个部门负责。”基础管控中心成立后,吴店派出所民警姚新宇感受到了切身的变化。
各警种交派的日常工作任务,由基础管控中心承接审核,统一下发任务单;需要派出所完成的任务,由警种填写申请单备案,派出所完成任务后填报反馈单评估。简单的数据工作,则由警种自行在基础管控中心完成。
去年一季度,枣阳市公安局各警种共发布了290余条工作任务通知,平均每天3条。今年以来,全局共发布了118条工作指令,工作任务量同比下降59%。
枣阳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刘璨告诉记者,在上级部门指导下,枣阳市公安局整合警综平台、社区警务平台数据,开发了社区警务平台“枣阳基础管控中心模块”。这样一来,基础工作全流程在平台“任务派发”模块完成,民警能够随时在“警情分析”模块掌握每日重点警情。
有了这“三大功能”,各警种、各派出所明确了每天要干什么,知道了工作重点,主防工作中哪些是薄弱项、哪些是管控的风险点,一目了然。数字显示,自基础管控中心实体运行以来,枣阳公安共整改隐患1288个,整治行业场所1523家,化解矛盾纠纷1953件。
统筹管理 精准发力
今年3月中旬,枣阳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在处理一项基础业务工作时发现,有一条线索与某盗窃案发案地点高度吻合。
基础管控中心民警迅速将线索推送给侦查打击作战部,作战部经过研判确定三名嫌疑人,并将信息反馈给基础管控中心。基础管控中心又将嫌疑人身份信息制作成综合指令,推送到警务平台和北城派出所。3月22日夜,平台民警在万象城商圈巡逻防控中,精准将3名嫌疑人抓获,带破案件3起,挽回群众损失2万余元。
作为派出所主防工作的指挥部,“防”的重点就是要先发现风险。枣阳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运行后,枣阳市公安局确定以治安大队为牵头警种,基础管控中心的运行与“情指行”一体化中心、侦查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打通联动,每日警情、案情相互通报、相互分享,形成相互协作的工作模式。
基础管控中心专门搭建了专业研判平台,将基础要素通过分析研判化为指令通达基层一线,把基层民警的“铁脚板”没有“走出来、摸出来”的风险隐患,通过大数据“算出来、推出来”,更高效、更精准地预测预警风险隐患。
今年以来,枣阳市一季度刑事警情数下降15.1%、盗窃警情数下降33.9%、可防性案件数下降20.1%、行业场所发案数下降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