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2

第03版 视点


徐州“巡处一体化”改革促警务效能提升
警务工作站警情自处率达百分之九十四,平均处警时间缩短一半

□本报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王 彪 王 野

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围绕“提高处警效率、提升处警满意度”总要求,深入推进“巡处一体化”改革,增强街面警务实战化效能,提升社会面治安防控水平。自改革以来,全市警务工作站警情自处率达94.11%,平均处警时间缩短一半。

“十项机制”细化巡处工作

“警察同志,我的电动车被偷了!”5月21日11时许,一位老太太来到泉山分局人民广场警务站报警,站长李达立即通过勤务指挥系统进行视频巡查并开展研判,3个小时内便抓获嫌疑人。

为进一步规范完善业务流程,全面理顺衔接关系,徐州市公安局出台《“巡处一体化”改革十项机制》,包含指挥调度、分类处置、警情移交、纠纷调处、勤务运行、信息导巡、勤务监管、提能增效、快反联动、奖惩考核共10项机制举措,全面细化巡处工作细则,并制定《警务工作站建设运行规范》,提升运行质态。

依据“十项机制”,徐州市公安局全面升级31个街面警务工作站,进一步明确巡逻防控、快反处警、服务救助、纠纷调解等八大职能,定期对警务人员进行科技数字化应用、执法规范化、装备使用等业务培训。

“我们以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全力打造屯警街面、全域联动、应急处突、快速反应的警务综合体。”徐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支队长王东介绍,通过重塑各项巡处机制,优化勤务运行模式,真正把警务站打造成治安防控“前哨岗”、巡逻防控“桥头堡”。

“一次处结”为基层减负增效

5月25日凌晨2时20分,丰县公安局华地警务工作站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有居民报警称其楼上住户多次夜间扰民。正在周边巡逻的警务站民警李鹏3分钟内便赶到现场,经调解处置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

丰县公安局将邻里纠纷、生活纠纷、移车纠纷等进一步细化分类,力争处警现场一次解决。据了解,丰县巡特警部门分流了城区近90%的求助类、纠纷类警情,现场处结率90%以上,接处警回访满意度100%。

为基层减负是“巡处一体化”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徐州市公安局全面厘清警务工作站与属地派出所在警情接处、巡逻防控、应急处突、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职责界限、衔接关系和业务流程,明确警务站接处求助类、“即接即处”简易纠纷类及重大突发警情等“三类警情”,对能现场处理的纠纷、救助类警情自主处结。

“一般警情全程处、特殊警情先期处、复杂警情联动处、街面警情实时处。”徐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四级高级警长徐铁鹏告诉记者,对于一般类救助、日常纠纷类警情,巡特警民警现场处置,不必再移交派出所。

“再快一秒”让平安触手可及

“幸亏民警来得快,不然就救不上来了。”目睹救助全程的丰县凤鸣金街服装店老板陈某感慨。3月6日19时,在街面巡逻的丰县公安局凤鸣警务工作站3名民警辅警快速响应,跳河救出落水群众,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徐州市公安局实施“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工作模式,持续巩固强化“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凤鸣警务工作站为例,平均出警时间由改革前的6.8分钟缩短至4.3分钟。

5月22日9时45分许,接徐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警情通报,在市中心富国街有两人持械斗殴,驻扎在快反点位的巡特警支队联勤武装巡逻一组秒级响应,不到1分钟便赶到现场进行先期处置,及时控制斗殴双方,疏散现场围观人群,后依照处置流程将当事人移交辖区派出所进一步处理。

“应对突发警情,力争‘再快一秒’,这也是‘巡处一体化’改革的重点。”徐铁鹏介绍,徐州市公安局依托巡特警支队武装巡逻组、街面警务站、巡特警大队驻地,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40余个一级快反点位,极大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

回顶部 回本版

2024-07-02 第03版 视点

徐州“巡处一体化”改革促警务效能提升

警务工作站警情自处率达百分之九十四,平均处警时间缩短一半

□本报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王 彪 王 野

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围绕“提高处警效率、提升处警满意度”总要求,深入推进“巡处一体化”改革,增强街面警务实战化效能,提升社会面治安防控水平。自改革以来,全市警务工作站警情自处率达94.11%,平均处警时间缩短一半。

“十项机制”细化巡处工作

“警察同志,我的电动车被偷了!”5月21日11时许,一位老太太来到泉山分局人民广场警务站报警,站长李达立即通过勤务指挥系统进行视频巡查并开展研判,3个小时内便抓获嫌疑人。

为进一步规范完善业务流程,全面理顺衔接关系,徐州市公安局出台《“巡处一体化”改革十项机制》,包含指挥调度、分类处置、警情移交、纠纷调处、勤务运行、信息导巡、勤务监管、提能增效、快反联动、奖惩考核共10项机制举措,全面细化巡处工作细则,并制定《警务工作站建设运行规范》,提升运行质态。

依据“十项机制”,徐州市公安局全面升级31个街面警务工作站,进一步明确巡逻防控、快反处警、服务救助、纠纷调解等八大职能,定期对警务人员进行科技数字化应用、执法规范化、装备使用等业务培训。

“我们以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全力打造屯警街面、全域联动、应急处突、快速反应的警务综合体。”徐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支队长王东介绍,通过重塑各项巡处机制,优化勤务运行模式,真正把警务站打造成治安防控“前哨岗”、巡逻防控“桥头堡”。

“一次处结”为基层减负增效

5月25日凌晨2时20分,丰县公安局华地警务工作站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有居民报警称其楼上住户多次夜间扰民。正在周边巡逻的警务站民警李鹏3分钟内便赶到现场,经调解处置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

丰县公安局将邻里纠纷、生活纠纷、移车纠纷等进一步细化分类,力争处警现场一次解决。据了解,丰县巡特警部门分流了城区近90%的求助类、纠纷类警情,现场处结率90%以上,接处警回访满意度100%。

为基层减负是“巡处一体化”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徐州市公安局全面厘清警务工作站与属地派出所在警情接处、巡逻防控、应急处突、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职责界限、衔接关系和业务流程,明确警务站接处求助类、“即接即处”简易纠纷类及重大突发警情等“三类警情”,对能现场处理的纠纷、救助类警情自主处结。

“一般警情全程处、特殊警情先期处、复杂警情联动处、街面警情实时处。”徐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四级高级警长徐铁鹏告诉记者,对于一般类救助、日常纠纷类警情,巡特警民警现场处置,不必再移交派出所。

“再快一秒”让平安触手可及

“幸亏民警来得快,不然就救不上来了。”目睹救助全程的丰县凤鸣金街服装店老板陈某感慨。3月6日19时,在街面巡逻的丰县公安局凤鸣警务工作站3名民警辅警快速响应,跳河救出落水群众,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徐州市公安局实施“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工作模式,持续巩固强化“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凤鸣警务工作站为例,平均出警时间由改革前的6.8分钟缩短至4.3分钟。

5月22日9时45分许,接徐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警情通报,在市中心富国街有两人持械斗殴,驻扎在快反点位的巡特警支队联勤武装巡逻一组秒级响应,不到1分钟便赶到现场进行先期处置,及时控制斗殴双方,疏散现场围观人群,后依照处置流程将当事人移交辖区派出所进一步处理。

“应对突发警情,力争‘再快一秒’,这也是‘巡处一体化’改革的重点。”徐铁鹏介绍,徐州市公安局依托巡特警支队武装巡逻组、街面警务站、巡特警大队驻地,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40余个一级快反点位,极大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