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

第07版 经验


龙南:让“围屋警察”金字招牌成色更足

□本报记者 曾芳洲 通讯员 廖鹏潮 吴玉琳

江西省龙南市位于赣粤边际,境内有376座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因其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而被誉为“中国围屋之乡”,是“世界围屋之都”。近年来,江西省龙南市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优势,警民联手全面打造“围屋警察”品牌,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群防群治,打造围屋警务样板

“我们通过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不断强化围屋及周边安全治理,让群众成为安全的直接创建者和获得者。”关西派出所民警江勋辉说。位于龙南市关西镇圩上的关西新围景区,是省级4A级景区。2023年以来,关西新围景区共接待游客60万余人次,其中节假日接待游客占比70%,呈现出工作日游客少、节假日游客暴涨的规律。

针对这一特点,龙南市公安局关西派出所创新警务运行机制,对警务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以“两队一室”为主要架构的派出所警务模式。牵头组建了一支由本地村民、防火队员、综治队员、景区保安组成的“围屋义警队”,对警区开展全方位巡防工作,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定任务,确保点上有人守,线上有人巡,面上有人控,打造了护航景区安全的警务样板。2023年以来,“围屋义警队”共上报各类治安信息60条,参与游客秩序维护工作1000余人次,参与交通疏导600余人次,调解各类纠纷20余起。

倾听诉求,优化围屋营商环境

燕翼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赣南最高的围屋,周边还分布着大大小小26座围屋,吸引了大量“珠三角地区”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到燕翼围沉浸式体验客家风土人情。

为打造安稳有序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商家进驻景区,龙南市公安局组织民警联合属地党委政府、文广新旅局、旅发集团等单位上门走访,倾听商家诉求,对围屋景区安全措施和安全设施改造升级。同时,以“检宣结合”的方式有序推进景区安全检查、宣传培训工作,并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行业监管责任,摸排景点重要区域安全风险因素,全面细化人防、物防、技防设施,有效杜绝旅游安全隐患的发生。

“围屋及周边治安非常好,经常能看见民警巡逻走访,生态环境也很好,在这里经营民宿我们很有信心。”燕翼围一家民宿的店长刘先生说。

在此基础上,龙南市公安局还坚持以视频监控联网建设为抓手,在景区警务站建立了视频监控调度中心和智能系统,新接入景区内部和周围社会资源监控共计200余处,及时准确掌握景区及其周边治安形势、实时人流量和交通状况,为景区提供了安全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旅游秩序。

分级调处,化解围屋矛盾纠纷

里仁镇有栗园围、渔子潭围、沙坝围等多座大大小小的围屋,因历史遗留问题,围屋内土地纠纷一直是困扰当地居民的大难题。

为实现标本兼治,龙南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做群众贴心人”的理念,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快速”工作法。组织村务干部、群众成立信息员队伍,建立警民联手快速排查制度,利用派出所每日晨会,对可能出现的矛盾隐患进行预警会商并分类,实现分级快速报告流转。对能及时化解的简易矛盾纠纷处警民警当场化解,不能当场化解的“积怨较深”“久调未结”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群策群力调处化解,做到矛盾纠纷快速调处化解。同时,按照“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在纠纷调解结束7日内进行快速回访。

多措并举,强化围屋安全宣传

“围屋都是土木或砖木结构,可千万不能使用明火。”为增大覆盖面,提高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龙南市公安局多措并举,夯实防范根基。在通过召开“警民恳谈会”,入村组、入村民家中,开展安全知识宣讲,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防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喇叭、拉横幅、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营造浓厚的防火防盗防溺水氛围,利用微信公众号、村组网格员群、工作群等渠道,发布各类安全警示信息,及时推送生产生活安全小知识。

今年以来,龙南市公安局深入围屋各村小组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100余场。多平台、多渠道、多手段的安全宣传教育,吸引当地村民加入宣传防范志愿队伍,警民合力营造安全环境。

回顶部 回本版

2024-01-24 第07版 经验

龙南:让“围屋警察”金字招牌成色更足

□本报记者 曾芳洲 通讯员 廖鹏潮 吴玉琳

江西省龙南市位于赣粤边际,境内有376座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因其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而被誉为“中国围屋之乡”,是“世界围屋之都”。近年来,江西省龙南市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优势,警民联手全面打造“围屋警察”品牌,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群防群治,打造围屋警务样板

“我们通过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不断强化围屋及周边安全治理,让群众成为安全的直接创建者和获得者。”关西派出所民警江勋辉说。位于龙南市关西镇圩上的关西新围景区,是省级4A级景区。2023年以来,关西新围景区共接待游客60万余人次,其中节假日接待游客占比70%,呈现出工作日游客少、节假日游客暴涨的规律。

针对这一特点,龙南市公安局关西派出所创新警务运行机制,对警务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以“两队一室”为主要架构的派出所警务模式。牵头组建了一支由本地村民、防火队员、综治队员、景区保安组成的“围屋义警队”,对警区开展全方位巡防工作,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定任务,确保点上有人守,线上有人巡,面上有人控,打造了护航景区安全的警务样板。2023年以来,“围屋义警队”共上报各类治安信息60条,参与游客秩序维护工作1000余人次,参与交通疏导600余人次,调解各类纠纷20余起。

倾听诉求,优化围屋营商环境

燕翼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赣南最高的围屋,周边还分布着大大小小26座围屋,吸引了大量“珠三角地区”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到燕翼围沉浸式体验客家风土人情。

为打造安稳有序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商家进驻景区,龙南市公安局组织民警联合属地党委政府、文广新旅局、旅发集团等单位上门走访,倾听商家诉求,对围屋景区安全措施和安全设施改造升级。同时,以“检宣结合”的方式有序推进景区安全检查、宣传培训工作,并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行业监管责任,摸排景点重要区域安全风险因素,全面细化人防、物防、技防设施,有效杜绝旅游安全隐患的发生。

“围屋及周边治安非常好,经常能看见民警巡逻走访,生态环境也很好,在这里经营民宿我们很有信心。”燕翼围一家民宿的店长刘先生说。

在此基础上,龙南市公安局还坚持以视频监控联网建设为抓手,在景区警务站建立了视频监控调度中心和智能系统,新接入景区内部和周围社会资源监控共计200余处,及时准确掌握景区及其周边治安形势、实时人流量和交通状况,为景区提供了安全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旅游秩序。

分级调处,化解围屋矛盾纠纷

里仁镇有栗园围、渔子潭围、沙坝围等多座大大小小的围屋,因历史遗留问题,围屋内土地纠纷一直是困扰当地居民的大难题。

为实现标本兼治,龙南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做群众贴心人”的理念,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快速”工作法。组织村务干部、群众成立信息员队伍,建立警民联手快速排查制度,利用派出所每日晨会,对可能出现的矛盾隐患进行预警会商并分类,实现分级快速报告流转。对能及时化解的简易矛盾纠纷处警民警当场化解,不能当场化解的“积怨较深”“久调未结”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群策群力调处化解,做到矛盾纠纷快速调处化解。同时,按照“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在纠纷调解结束7日内进行快速回访。

多措并举,强化围屋安全宣传

“围屋都是土木或砖木结构,可千万不能使用明火。”为增大覆盖面,提高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龙南市公安局多措并举,夯实防范根基。在通过召开“警民恳谈会”,入村组、入村民家中,开展安全知识宣讲,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防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喇叭、拉横幅、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营造浓厚的防火防盗防溺水氛围,利用微信公众号、村组网格员群、工作群等渠道,发布各类安全警示信息,及时推送生产生活安全小知识。

今年以来,龙南市公安局深入围屋各村小组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100余场。多平台、多渠道、多手段的安全宣传教育,吸引当地村民加入宣传防范志愿队伍,警民合力营造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