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宇航
通讯员 孙星慧
“孩子走失时,我快崩溃了,特别感谢民警!”近日,福建省连江县的王女士将一面写有“人民警察一心为民 寻人解困感激不尽”的锦旗送至连江县公安局晓澳海防派出所,感谢民警帮她找回了走失的孩子。
每一起人员失踪警情的背后都牵动着一个家庭。2023年7月以来,连江县公安局深入推进人员失踪警情闭环处置工作机制,聚焦“老幼残障”等弱势群体,持续优化“三个‘+1’”寻人觅踪工作机制,以最快响应、最急状态、最强手段、最全资源启动合成作战。机制运行以来,在全县接报的139起人员失踪警情中,涉及的145人全部被找回,找回率达100%。
“合成化”协同 落实“+1”
“此前,人员失踪警情多以辖区派出所处理为主,派出所遇到困难后再提请指挥中心调度其他警种协助。”连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教导员王丽萍表示,“这样容易错过寻人的最佳时机。”为此,2023年7月,连江县公安局专门成立110寻人专班。
专班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汇聚情报、指挥、网安、刑侦等多警种资源力量,建立指挥中心启动、“技网情”同步支撑、属地派出所落地核查工作机制,细化制定人员失踪警情接处警工作预案,严格按照“一警一档”原则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专人负责、列表登记、销号管理”,实时督促跟踪民警寻人进展,并通过社会治安防控中心工作群开展后续跟踪盯办,及时发现、高效处置涉“人员失踪”的敏感信息。
近日,一名群众报警称其5岁的孩子在潘渡镇文化街游玩时走失。文化街人流密集,如不及时找回,孩子随时可能遇到危险。接报后,连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情指行中心立即着手收集相关信息展开研判,潘渡派出所同步落地寻找,不到1个小时就找到走失儿童。“在连江县公安局人员失踪警情闭环处置工作机制的支持下,寻人时间明显缩短。”潘渡派出所民警宋文昇说。
“数智化”赋能 抢先“+1”
“找到人”是人员失踪警情闭环处置工作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接报处置人员失踪警情的同时,连江县公安局充分发挥“e体+”智慧赋能中心(“e”指网络资源,“体”意为系统整体,“+”指数字应用)作用,按照“一警一群”模式组建临时工作群,由指挥中心实时推送工作进展信息,供参战人员实时查阅分析。同时,对警情进行分类追踪,对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一时间指令刑侦部门介入调查。
2023年8月1日,连江县公安局接福州市公安局指令,一名14岁失踪女孩在连江出现。指挥中心立即指令“e体+”智慧赋能中心着手研判,民警发现与失踪女孩同行男子竟为在逃人员。指挥中心立即组织刑侦大队、黄岐派出所开展布控,最终成功将在逃人员抓获,解救女孩。“对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立即介入,联动相关警种开展行动。”连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陈翔说。
据了解,连江县公安局实行接警、处警、跟踪、反馈全流程介入,多部门、多线条、跨警种网上网下联合作战,各警种优势互补,抢抓人员走失、失踪查找72小时黄金期。指挥中心则在“e体+”智慧赋能中心的支撑下,精准指挥调度相关警力及各方资源,持续优化人员失踪警情闭环处置工作机制。
“社会化”联动 效能“+1”
2023年12月8日,连江县群众的微信群、朋友圈被一则《紧急!连江全城寻人!》的信息刷屏,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赵奶奶失踪72小时了。
连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早在接到报警的第一时间便启动了人员失踪警情闭环处置工作机制,联动社会公益救援队协助寻人。经过救援队和热心群众的持续搜救,终于在距离走失地13公里外的一处草丛中找到了赵奶奶。
工作中,连江县公安局积极会同公益组织建立联动救援机制,在公安各级巡防力量基础上,招募组建多支民间户外救援力量,组建110社会志愿服务者服务队,进一步提升失踪警情的应对处置能力。
此外,在征得家属同意的基础上,连江县公安局会同当地媒体、新媒体大V联动发布“寻人启事”,发动群众帮助提供线索、共同查找。去年7月以来,共会同当地媒体、新媒体大V联动发布寻人信息5条,将涉及人员全部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