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6

第04版 要闻


平原:俯下身子沉下心 矛盾纠纷迎刃解

□本报记者 孙丽丽 通讯员 代文新 梁家卿

“谢谢民警及时调解,我们真不该为一件小事伤了邻里和气。”近日,在山东省平原县公安局王庙派出所民警的见证下,因排水管道问题引起纠纷的两户村民重归于好。

“全所16名包村民警俯下身、沉下心,深入村民家中,第一时间掌握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王庙派出所所长任年旭介绍,去年以来,全所成功化解邻里纠纷30余起,成功率达100%。

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平原县公安局大力推行的“一村一警”模式。近年来,平原县公安局以“一村一警”为抓手,坚持多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绘就美丽乡村新“枫”景。

“一村一警”实现精准对接。平原县公安局坚持基层派出所警力全面下沉,合理分配至辖区内村庄、社区。他们积极打造“民警辅警+网格员+社会力量”一体的社区警务团队,引入村居治保员、村居调解员、老党员和乡贤等群防群治力量,确保快速化解矛盾。截至目前,全县840余个村实现“一村一警”全覆盖。

“一村一警”将警务触角延伸到乡村最前沿。平原县公安局推行“一村一警”模式,通过区域巡防、片区联防、阶段换防等方式,开展全天不间断巡逻,积极构建动态治安防控网络。他们建立矛盾纠纷摸排预警机制,借助“一村一警”力量,常态化开展基层基础大摸底、大走访、大化解行动,及时收集各类矛盾纠纷线索,依托社会网格化解小矛盾、小纠纷。

根据不同矛盾类型采取不同的调解措施。平原县公安局依托“一村一警”模式,与乡司法所、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勤联调,建立起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形成群众说事、民警说法、干部联动的多元矛盾联调法,助力矛盾纠纷快速化解。

构建矛盾纠纷上门调解服务机制。平原县公安局发挥调解主动权,对持续时间长、化解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变坐等候诊为上门寻诊,深入到农村村居、田间地头,与矛盾各方进行面对面交流,第一时间引导群众消除隔阂、化解矛盾。

回顶部 回本版

2024-01-06 第04版 要闻

平原:俯下身子沉下心 矛盾纠纷迎刃解

□本报记者 孙丽丽 通讯员 代文新 梁家卿

“谢谢民警及时调解,我们真不该为一件小事伤了邻里和气。”近日,在山东省平原县公安局王庙派出所民警的见证下,因排水管道问题引起纠纷的两户村民重归于好。

“全所16名包村民警俯下身、沉下心,深入村民家中,第一时间掌握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王庙派出所所长任年旭介绍,去年以来,全所成功化解邻里纠纷30余起,成功率达100%。

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平原县公安局大力推行的“一村一警”模式。近年来,平原县公安局以“一村一警”为抓手,坚持多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绘就美丽乡村新“枫”景。

“一村一警”实现精准对接。平原县公安局坚持基层派出所警力全面下沉,合理分配至辖区内村庄、社区。他们积极打造“民警辅警+网格员+社会力量”一体的社区警务团队,引入村居治保员、村居调解员、老党员和乡贤等群防群治力量,确保快速化解矛盾。截至目前,全县840余个村实现“一村一警”全覆盖。

“一村一警”将警务触角延伸到乡村最前沿。平原县公安局推行“一村一警”模式,通过区域巡防、片区联防、阶段换防等方式,开展全天不间断巡逻,积极构建动态治安防控网络。他们建立矛盾纠纷摸排预警机制,借助“一村一警”力量,常态化开展基层基础大摸底、大走访、大化解行动,及时收集各类矛盾纠纷线索,依托社会网格化解小矛盾、小纠纷。

根据不同矛盾类型采取不同的调解措施。平原县公安局依托“一村一警”模式,与乡司法所、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勤联调,建立起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形成群众说事、民警说法、干部联动的多元矛盾联调法,助力矛盾纠纷快速化解。

构建矛盾纠纷上门调解服务机制。平原县公安局发挥调解主动权,对持续时间长、化解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变坐等候诊为上门寻诊,深入到农村村居、田间地头,与矛盾各方进行面对面交流,第一时间引导群众消除隔阂、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