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公安院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神圣使命。公安院校组织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培育预备警官国家安全素养,是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
准确把握深刻内涵,提升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知水平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总体国家安全观不同于过去的安全思想,是涉及科技、社会、经济、文化、国土、政治、军事、信息及资源等领域安全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其内涵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丰富,除了应对国防、军事等传统安全,还要关注文化、科技、信息等非传统安全;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宽广,除了需要守卫有形空间安全,更需要对无形空间进行治理;影响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复杂,除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外部因素,还有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矛盾纠纷不断积累、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点增多等内部因素。
公安院校加强预备警官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时代意义、价值要求,自觉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国家安全是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与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紧密相关,是每个组织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国家安全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时刻对外部的安全威胁和潜在的安全隐患保持高度警惕,对国家安全总体形势保持理性判断,增强危机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培育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爱国精神,强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本领,争当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参与者和践行者。
创新完善教育形式,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覆盖
公安院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丰富教育形式,拓宽教育内容,构建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新格局。
要适当增加思政课程国家安全观教育比重,帮助预备警官形成系统的国家安全知识体系。注重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公安院校国防教育之中,在军事理论课程中增设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学内容,丰富我国地缘安全、新兴领域安全等内容,实现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公安院校内外资源,运用校园融媒体宣传工具,让国家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宿舍、进餐厅;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教育周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宣讲,营造浓厚的国家安全教育氛围。创建国家安全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举行反恐防暴专项演练,开展知识竞赛等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参观国家安全教育馆、国防教育基地等,帮助学生提升安全意识、强化爱国情感。组织预备警官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刻领悟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的任务要求,形成实践体验,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判断国家安全形势、处置安全事件能力。着眼于国家安全教育需要,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提升教师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研究能力,增强国家安全教育“学透”“讲清”“善教”本领,培养一批从事国家安全教育的骨干教师,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融入公安专业教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实战能力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赋予了国家安全教育新的内涵,对公安院校专业课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国家安全学课程,并进行了长期探索,推动公安学与安全学学科融合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人才,同时探索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资源,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各学科专业教学,引导预备警官认清自身特殊的使命和责任,有效提升其维护国家安全思想意识和专业技能。
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形势与政策》通识课教学要适当增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知识比重,引导学生聚焦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积极思考国家安全面临的总体形势、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则和手段、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的路径和策略,形成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意识。《公安学基础理论》《治安管理学》等公安基础课教学要注重嵌入国家安全知识,讲清警察职业与国家安全的紧密关联性,引导预备警官明确职责使命,将爱国情怀、职业素养转化为报效国家、维护安全的自觉行动。公安各专业课教学也要积极探索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的具体途径。例如,安防工程专业积极传授学生安全防范、安全检测、防爆技术、通信保障等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经济犯罪侦查专业要引导大学生认清维护经济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等。要突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宣传,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掌握过硬本领,努力在未来维护国家安全中当先锋、打头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