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2

第03版 论苑


规范执法权力运行 深化法治公安建设

王 钢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大力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着力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作出贡献。

筑牢思想根基,强化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坚持党对公安队伍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原则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公安机关要不断强化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公安机关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突出政治建警。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要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把政治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纲”,把政治忠诚作为公安队伍的“魂”,认真学习领会、宣传阐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夯实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思想根基。

突出党建引领。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任务和具体工作,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评,做活党建“大文章”,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毫不动摇地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

突出制度落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情况的督促检查、问效问责机制,在做决定、抓执行、严监督等各方面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队伍建设,坚决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公安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实。

践行根本宗旨,把为民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人民公安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社会治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优化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多维调处、多方化解的综合机制,常态开展风险评估、排查处置和专项治理等工作。

推进治安防控。依托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电信网络诈骗、涉枪涉爆以及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领域突出违法犯罪,强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和公共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政务服务。聚焦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公安政务服务的新期待,主动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抓服务,立足出入境、户政、交管、治安等公共服务窗口,优化办事流程、推出便民举措、提高服务质量,落实公安政务服务一网办、一次办等便捷服务举措,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为民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严格执法监督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公安机关要恪守法治精神、坚守法治定力、严守法律底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提升办案质量。注重执法制度、执法程序、执法管理一体落实,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执法细则及实战指引,采取执法办案积分制,实行量化跟踪问效,对每一个执法岗位、每一个执法环节加以规范。同时,教育引导全警树立正确法治理念,严格履行法定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努力确保执法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提升执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狠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完善巡查审验、核查整改、检查指导等工作机制,深化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培训及实战训练,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素养和执法能力,切实做到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提升监督效果。统筹构建起全链条、闭环式、可查询、可追溯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立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警综平台监督模块等,全程监督网上执法办案、网下案件流转,及时推送执法问题,提示民警规范执法行为,推行办案质量常态、个案、专项、按需等评查方式,确保各项执法活动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锤炼过硬队伍,始终保持廉洁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公安队伍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一支纪律部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大力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过硬公安铁军。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到公安机关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中,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上下足功夫、用足气力。

强化素质能力。深化全警实战大练兵、大培训,围绕提高民警执法办案、防控风险、服务群众等履职本领,建立专业技能分训、共同科目组训、基础内容培训等训练机制,重点完善打击效能、执法治理、制度执行等业务考评体系,强化岗位素质能力、资格认证和工作实绩等达标考核结果运用,以跟踪考评抓工作、提质效、强队伍。

强化作风建设。突出实干实绩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压紧压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责任,发挥“关键少数”示范表率作用,用好警示教育手段,引导全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落实从优待警机制,拓展暖警爱警举措,不断增强全警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作者为吉林省通化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回顶部 回本版

2023-10-22 第03版 论苑

规范执法权力运行 深化法治公安建设

王 钢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大力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着力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作出贡献。

筑牢思想根基,强化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坚持党对公安队伍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原则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公安机关要不断强化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公安机关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突出政治建警。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要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把政治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纲”,把政治忠诚作为公安队伍的“魂”,认真学习领会、宣传阐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夯实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思想根基。

突出党建引领。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任务和具体工作,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评,做活党建“大文章”,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毫不动摇地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

突出制度落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情况的督促检查、问效问责机制,在做决定、抓执行、严监督等各方面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队伍建设,坚决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公安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实。

践行根本宗旨,把为民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人民公安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社会治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优化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多维调处、多方化解的综合机制,常态开展风险评估、排查处置和专项治理等工作。

推进治安防控。依托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电信网络诈骗、涉枪涉爆以及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领域突出违法犯罪,强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和公共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政务服务。聚焦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公安政务服务的新期待,主动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抓服务,立足出入境、户政、交管、治安等公共服务窗口,优化办事流程、推出便民举措、提高服务质量,落实公安政务服务一网办、一次办等便捷服务举措,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为民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严格执法监督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公安机关要恪守法治精神、坚守法治定力、严守法律底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提升办案质量。注重执法制度、执法程序、执法管理一体落实,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执法细则及实战指引,采取执法办案积分制,实行量化跟踪问效,对每一个执法岗位、每一个执法环节加以规范。同时,教育引导全警树立正确法治理念,严格履行法定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努力确保执法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提升执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狠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完善巡查审验、核查整改、检查指导等工作机制,深化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培训及实战训练,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素养和执法能力,切实做到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提升监督效果。统筹构建起全链条、闭环式、可查询、可追溯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立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警综平台监督模块等,全程监督网上执法办案、网下案件流转,及时推送执法问题,提示民警规范执法行为,推行办案质量常态、个案、专项、按需等评查方式,确保各项执法活动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锤炼过硬队伍,始终保持廉洁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公安队伍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一支纪律部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大力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过硬公安铁军。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到公安机关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中,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上下足功夫、用足气力。

强化素质能力。深化全警实战大练兵、大培训,围绕提高民警执法办案、防控风险、服务群众等履职本领,建立专业技能分训、共同科目组训、基础内容培训等训练机制,重点完善打击效能、执法治理、制度执行等业务考评体系,强化岗位素质能力、资格认证和工作实绩等达标考核结果运用,以跟踪考评抓工作、提质效、强队伍。

强化作风建设。突出实干实绩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压紧压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责任,发挥“关键少数”示范表率作用,用好警示教育手段,引导全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落实从优待警机制,拓展暖警爱警举措,不断增强全警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作者为吉林省通化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