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2

第03版 论苑


在更高水平上谋划和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董奇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忠诚履职的强大动力、依法治理的扎实举措、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在更高水平上谋划和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坚持“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公安建设指明了政治方向。公安机关要始终把政治建警置于首位,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公安机关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对党章党规的学习,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严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在思想深处忠诚于党。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的使命担当。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复杂演变的国际国内安全环境,公安机关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执行国家安全领域各项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各类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全力维护国家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人民性,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领域全过程。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要深入人民群众,回应人民期盼。公安民警要深入人民群众、根植人民群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一村(居、企)一警”工作为抓手,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向基层延伸公安机关服务。

要服务人民群众,回应人民期盼。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大力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强化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全面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强和改进执法方式,将释法说理贯穿执法全过程,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完善“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切实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公安政务服务中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要维护群众利益,打击违法犯罪。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做强打击整治专班,最大限度追赃挽损。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确保社会正气不断提升,治安环境不断改善,基层政权不断巩固,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担负护航发展的职责使命

公安机关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强化法治思维,在改革中求突破,在创新中谋发展,以改革创新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要深入推进警务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同警务体制改革相适应、相衔接、相配套的机制制度改革,通过发挥全警智慧,努力发现挖掘、孵化培育、推广应用一批在信息化应用、侦查办案等实战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创意举措,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要以科技信息手段助力法治公安建设,着力推动数据流、业务流、管理流深度融合,培养一批懂公安业务、知工作需求的公安技术人才。

要夯实基础建设保障,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基层所队建设,总结固化社区基层警务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努力为民警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温暖的警队氛围,不断激发民警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把握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当前,公安执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着更高期待,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要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关键少数”要发挥带头作用,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法制民警要当好排头兵,通过网上学法、每日学法、法治大讲堂、执法大比武等一系列学法培训制度机制,推动提升全警法律素养,规范执法行为。要紧贴实战需要,紧盯执法各个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完善执法意见、执法指引、执法制度,让民警执法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构建严密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不断调整完善公安行政权责清单,厘清公安执法权责边界,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紧盯容易出现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严格落实执法质量考评、专项检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让执法权力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作者为湖北省十堰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回顶部 回本版

2023-07-02 第03版 论苑

在更高水平上谋划和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董奇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忠诚履职的强大动力、依法治理的扎实举措、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在更高水平上谋划和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坚持“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公安建设指明了政治方向。公安机关要始终把政治建警置于首位,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公安机关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对党章党规的学习,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严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在思想深处忠诚于党。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的使命担当。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复杂演变的国际国内安全环境,公安机关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执行国家安全领域各项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各类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全力维护国家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人民性,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领域全过程。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要深入人民群众,回应人民期盼。公安民警要深入人民群众、根植人民群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一村(居、企)一警”工作为抓手,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向基层延伸公安机关服务。

要服务人民群众,回应人民期盼。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大力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强化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全面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强和改进执法方式,将释法说理贯穿执法全过程,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完善“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切实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公安政务服务中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要维护群众利益,打击违法犯罪。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做强打击整治专班,最大限度追赃挽损。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确保社会正气不断提升,治安环境不断改善,基层政权不断巩固,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担负护航发展的职责使命

公安机关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强化法治思维,在改革中求突破,在创新中谋发展,以改革创新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要深入推进警务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同警务体制改革相适应、相衔接、相配套的机制制度改革,通过发挥全警智慧,努力发现挖掘、孵化培育、推广应用一批在信息化应用、侦查办案等实战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创意举措,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要以科技信息手段助力法治公安建设,着力推动数据流、业务流、管理流深度融合,培养一批懂公安业务、知工作需求的公安技术人才。

要夯实基础建设保障,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基层所队建设,总结固化社区基层警务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努力为民警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温暖的警队氛围,不断激发民警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把握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当前,公安执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着更高期待,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要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关键少数”要发挥带头作用,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法制民警要当好排头兵,通过网上学法、每日学法、法治大讲堂、执法大比武等一系列学法培训制度机制,推动提升全警法律素养,规范执法行为。要紧贴实战需要,紧盯执法各个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完善执法意见、执法指引、执法制度,让民警执法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构建严密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不断调整完善公安行政权责清单,厘清公安执法权责边界,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紧盯容易出现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严格落实执法质量考评、专项检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让执法权力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作者为湖北省十堰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