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 佳 通讯员 胡筱俊 吕雅珺
“锁上的二维码就像房屋身份证一样,手机拿出来扫一下,就知道准确位置。”5月21日,浙江省永康市东城街道夏溪村房东胡大爷笑呵呵地说,“不用再麻烦社区流管员或者找人帮忙填报,方便极了,特别好。”
得到胡大爷肯定赞扬的“锁”,是永康市公安机关创新推出的“智能门禁(锁)码上扫”快速服务。永康市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都”,各类市场主体14万余户,规上企业超千家,流动人口50余万人,居住出租房屋7万余间。今年以来,为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永康市公安机关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深化与消防、锁企等部门单位协作,以科技助力流动人口管理,推出“智能门禁(锁)码上扫”快速服务,提升登记率、准确率和管控率,实现人(房)实数、实名、实情、实时“四实”落地管理。目前,永康全市已安装智能门锁1702户、企业256家,累计申报流动人口信息1.5万余条。
自动录入解决申报难题
“每年春节期间,招工需求量大,有时候一天能来两三百人办入职,以前纯手动录入,忙到下班都录不完。”5月20日,浙江雄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副科长付明强向记者介绍,该企业有员工1600余名,流动人口管理头绪繁多、任务很重。
今年3月,在永康市公安局的帮助下,该公司在行政部安装启用了流动人口智能门禁(锁)申报系统。通过系统申报后,企业办理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不需要来回跑,只要人证合一,即可实现自动输入,几秒钟完成在线申报,高效又便捷。
“有了这套智能门禁(锁),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流动人口的申报登记了。”付明强说,自安装智能门禁(锁)以来,该公司已申报流动人口居住登记326次。
一键扫码解决登记难题
出租房屋、承租人信息采集是流动人口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永康公安“智能门禁(锁)码上扫”快速服务推行以来,承租人通过扫描门禁(锁)上的二维码,小程序自动跳转到房源信息,填写信息并提交租房订单申请。房东审核通过后,信息会及时推送到流管员手机端进行人员审核登记,短短十几分钟,便可实现一站式拎包入住。
毗邻永康市经济开发区企业聚集区的夏溪村,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性强。以前,流管员需要每日走访检查,挨个上门采集照片,手动输入居住登记信息。现在,随着智能门禁(锁)申报系统的接入,流管员只需在后台核对就可快速完成。这既解决了流动人员登记难题,方便了房东和租客,也节约了流管员上门采集、窗口登记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准率。
高效预警解决排查难题
永康市公安局人口服务管理大队大队长陈海东介绍,安装在出租房屋的这套智能门禁(锁)还增设了门禁高效预警功能。
如果陌生人员连续3天出现在智能门禁前,门禁后台会直接将获取到的现场照片推送给流管员,流管员便可根据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上门排查核实。
对于已录入身份信息的房客,若连续半个月未有指纹开锁信息,系统也会及时预警,要求流管员核对房前屋后的监控,并向房东确认该人员是否离开,确保了流动人口信息准确和实时更新,也有效提升居住环境的安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