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 岗 通讯员 袁 宁
5月,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陕西省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枣园派出所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日前,本报记者对枣园派出所所长李军阳进行了采访。
记者:作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代表,参加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您有什么感受?
李军阳:有幸作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的代表参加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我内心无比激动、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下一步,枣园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将不断弘扬延安精神,自觉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
记者:作为革命圣地延安的基层警队,枣园派出所在公安工作中是如何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指引公安队伍建设的?
李军阳:近年来,我们始终大力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把强化政治建警摆在首位,从宝塔山、杨家岭、“为人民服务”讲话台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中汲取养分,在派出所设置了枣园红色教育文化墙,创办《枣园警事》学习专刊,把党建阵地延伸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我在革命旧址讲党史”“讲边保故事、做忠诚卫士”等系列主题党建活动,不断擦亮新时代“枣园灯光”党建品牌。如今,民警辅警都能讲述关于七大会址、南泥湾、宝塔山的红色故事,延安精神的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每位民警辅警的血脉和灵魂。
记者:枣园是《为人民服务》讲话诞生地,近年来枣园派出所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上有哪些举措?
李军阳:我们始终把回应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坚持围着群众转,带着情感干,组建了“张思德服务队”和“张思德宣传队”,开展“听党话跟党走·争当张思德式好民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回应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赢得了群众的好评。辖区里80多岁的冯老太无儿无女,但她逢人就说:“我可是有福的人,我娃娃对我可好了!”冯老太口中的“娃娃”,并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我们“张思德服务队”的民警石晓华和白亮。他俩常常帮助老人清理院落、打扫卫生,帮她就医送药,陪老人一起过节,15年从未间断。而就是这些小事,沟通了民心,赢得了认可,汇聚起为人民服务的涓涓细流,滋润了群众的心田。
记者:枣园辖区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景区,也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治安管理相对复杂,枣园派出所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有什么措施?取得哪些成效?
李军阳:枣园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余万人,治安情况相对复杂。我们坚持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载体,强化基础建设,着力调解矛盾纠纷,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创新推广“五单一图一承诺”社区警务工作法,民警由下社区变为住社区,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探索创新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实行家庭、单位、村企综合分类管理服务新模式;组建了由260余名热心群众参加的“张思德义务巡逻队”,设立治安吹哨岗,推出“群众吹哨、民警报到”机制开展联防联控,义务巡逻队员着红马甲不间断开展巡逻,使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我们注重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建了“张思德调解队”,建立了民警说法、群众说事、干部联动的“两说一联”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每年有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治安刑事类警情持续下降,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