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谭广涛、通讯员彭蕊、汪雪报道:今年以来,四川省邻水县公安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坚持从防止新增失踪人员和查找被拐失踪人员“双向”着力,建立完善失踪未成年人查找“三零”机制。截至9月底,邻水县公安局已帮助13个家庭团圆,找回失踪未成年人34名。
“零延误”反应,抢抓查找黄金时间
今年8月,邻水县公安局巡逻民警接到一名母亲求助,称小孩在广场走失。民警一边向局情指中心报告请求支援,一边发动安保力量,围绕走失中心开展圈层式查找。15分钟后,民警在300米外的路口将小孩找回。
邻水县公安局将抢抓24小时压缩为抢抓黄金3小时,一旦接到失踪警情,一律视为刑事案件受理并全力查找,做到报警即处警。相关警情、求助或咨询等一律按刑事案件办理的标准和程序,第一时间受理、处警,第一时间查找、侦办,第一时间回访、结案,并纳入“督考推”量化考核,严格对新增失踪且72小时内未找回的“上黑榜”扣分,对3小时内找回和找回过去被拐失踪人员的“上红榜”加分。今年以来,邻水县公安局民警在3小时内找回失踪未成年人18名。
“零障碍”支撑,组建专班搭建统一平台
今年3月,一名老人报警称15岁的孙女不见了。经详细询问得知女孩系离家出走后,邻水县公安局立即指令专班和技术部门上案侦办,通过走访及时锁定女孩行踪,最终于次日将女孩找回。
邻水县公安局成立专班,完善机制,为失踪人员查找工作提供最坚实的警务支撑。遴选29名民警组建工作专班,搭建集中统一的阵地和平台,实现信息“一群共享”、力量“一键聚合”。发生相关案事件后,网安、科信、合成作战等技术部门依托“情指勤舆”机制同步上案,全力提供技术支撑,并与重庆、达州等毗邻地区公安机关“同频作战”。
“零遗漏”查找,全面采录基础信息
邻水县公安局坚持依靠党政部门,动员各界力量,构建“公安主导、各镇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查找失踪未成年人工作格局。今年以来,邻水县公安局摸排历年被拐失踪人员,并建立“一人一档”,全面采录DNA等基础信息,依托“团圆”系统精准比对,同时动员“乡贤”组成的“查找志愿队”全面核实,借助社会力量共找回被拐儿童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