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深夜入睡,只要手机一响,曹金生便赶紧翻身起床。“寻人的事,等不得。”每条信息,曹金生都会打电话一一核实。
■曹金生的志愿者群里有近500人,他们中有媒体人,也有因为家属被找到而成为志愿者的。
■曹金生的电脑里保存着许多照片,一张张团聚的笑脸就是他坚持的动力。“只要群众有需要,寻人这个事我就一直做下去。”他说。
□本报记者 胡 杰
“寻人就找曹警官,找曹警官不丢人!”在陕西省西安市,这句顺口溜广为人知。特别是家里老人、孩子走失了的人,兜兜转转,常常都会找到曹警官这儿来。
曹警官名叫曹金生,50岁,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民警,有“西安寻人一哥”之称。8年来,曹金生在工作之余,帮助800多个家庭找到了失散的亲人。曹金生也因此获评“西安好人”、陕西省“最美志愿者”、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不久前,他又获评全国“平安英雄”。
最初的微博寻人
曹金生从部队转业到莲湖分局后进了政工科做宣传工作。2012年年底,曹金生开通了微博,起名“西安莲湖曹警官”。
2013年1月,有个失忆的姑娘来到莲湖分局求助,希望找到自己的家人。可是,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更说不清家在何方。姑娘身无分文,治安大队把她安排在女民警宿舍,暂时落脚。
在食堂吃饭时,女民警随口跟坐在对面的曹金生说:“老曹,你认识的记者多,能不能帮这个失忆的姑娘找找家人呢?”曹金生就给失忆的姑娘拍了照片,配上文字,发在了微博上。
在发微博后的第5天,失忆姑娘的弟弟就和曹金生取得了联系,然后在第二天,就和妈妈一起来接姐姐,一家人见面后抱头痛哭。
从这以后,就总有人找到曹金生,请他帮忙寻找失散的家人。曹金生便研究起如何通过网络寻人。如今,即使深夜入睡,只要手机一响他便赶紧翻身起床。“寻人的事,等不得。”每条信息,曹金生都会打电话一一核实,保证信息准确可靠。
找人有原则
有个患有自闭症的8岁男孩儿,在西安唐坊街走失。孩子妈妈和派出所民警同时向曹金生求助。曹金生在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以及多个微信群里都发了信息。第二天,宝鸡救助站的一个工作人员看到信息,联系了曹金生,孩子找到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找人的事儿曹金生都应承。曹金生要找的,主要是走失的老人、妇女和孩子。
今年5月,灞桥区廖女士的患有精神疾病的父亲走失,家人苦苦寻找近两个月,都没有找到。7月24日,廖女士联系上曹金生后,曹金生立即将找人信息发布出去。没想到,半小时不到,廖女士的父亲就在第五医院被找到。原来,老人被好心人送来救治,医生、护士也正在发愁如何联系上家属。见到父亲,廖女士喜极而泣。
只要群众需要就一直做
曹金生的志愿者群里有近500人,他们中有媒体人,也有因为家属被找到而成为志愿者的。
在走失的老人当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为数不少。2018年6月的一个周末,有人给曹金生打电话,请他帮助寻找走失的老人。
原来,三天前,女婿带着87岁的老岳父去小南门理发,顺便在早市买了些菜。一回头,老爷子不见了。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而且刚做过手术。曹金生微信发出去不久,就有好心人跟家属联系,说是在高速公路上见到了这样一个老人。好心人发来一段老人的视频,家属认出就是他们家的老爷子。可是,等家属赶到那地方,早就没了人影儿。
信息反馈给曹金生时已经是傍晚,天气预报说当晚有雷阵雨。曹金生赶快在微信朋友圈、公益群里发布了“动员令”,号召爱心人士加入寻找老人的队伍。
一小时后,曹金生与志愿者、老人家属在马王街道碰头,20多个人分成五组,立即开始在最近的一个村子里拉网搜寻。可是,整个村子都找了一遍,也没见到老人。
第二天早上8点,曹金生接到电话,有人将疑似失踪老人的信息反馈给他,他开始协助家属对信息进行核实。直到中午12点,终于确定老人在高新区糜家桥一家羊肉泡馍馆内。老人被找到后,他的孙女及外孙女家两对夫妇都成了曹金生公益群里的志愿者。
曹金生的电脑里保存着许多照片,一张张团聚的笑脸就是他坚持的动力。“只要群众有需要,寻人这个事我就一直做下去。”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