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第04版 百年风华 丹心向党 特刊


福建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由来

才溪镇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声名显赫,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之乡”,也是当年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毛泽东曾三次深入这里开展调查研究。

1933年11月,毛泽东第三次来到才溪乡,对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同时为即将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做准备。

随后,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原题为《乡苏工作的模范(二)——才溪乡》),全面总结了才溪乡苏维埃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用事实回答了在革命战争环境下农村革命根据地能不能建立、怎样建立等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真理,批驳了机会主义者脱离实际的错误观点,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光辉论断。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第一手资料,它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历经岁月变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句名言早已超越时空,成为具有重要指导和启迪作用的普遍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李然)

回顶部 回本版

2021-07-01 第04版 百年风华 丹心向党 特刊

福建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由来

才溪镇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声名显赫,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之乡”,也是当年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毛泽东曾三次深入这里开展调查研究。

1933年11月,毛泽东第三次来到才溪乡,对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同时为即将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做准备。

随后,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原题为《乡苏工作的模范(二)——才溪乡》),全面总结了才溪乡苏维埃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用事实回答了在革命战争环境下农村革命根据地能不能建立、怎样建立等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真理,批驳了机会主义者脱离实际的错误观点,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光辉论断。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第一手资料,它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历经岁月变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句名言早已超越时空,成为具有重要指导和启迪作用的普遍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