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昌
从新疆库尔勒出发,与塔里木河相伴东行,沿罗布泊无人区南缘,横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跨过台特玛湖,跟着蜿蜒的315国道一路攀爬进入阿尔金山无人区,继续向东,在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接合部的一片荒原中,依吞布拉克就在那里。
位于海拔3299米处的依吞布拉克站派出所,管辖着格库铁路苏祖克萨依站至茫崖站间173.54公里铁路线路,再往前便是可可西里无人区。
来依吞布拉克前,所长田玉琛已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墨玉站派出所工作了6年。去年9月,他主动申请来依吞布拉克站派出所,很多亲戚不理解,都劝平时就血压高的他放弃这个念头,妻子和女儿也都和他冷战,但田玉琛决心已下:“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恐惧,毕竟没有一点高原生活经验。”上山前,田玉琛专门了解了一些在高原地区应该注意的事项,还特地去买了几大袋缓解高原反应的“红景天”冲剂和感冒药。
辖区不过“一镇两乡”,总共也就12户牧民,派出所所在的依吞布拉克镇除了夏季季节性营业的一家小卖部、一家小饭馆外,平时连牙刷、香皂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要去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镇购买,遇到大雪或沙尘暴导致交通中断,就没有菜吃。
其实最害怕的还是得病或受伤,因为最近的医院也远在80公里外的茫崖市,且不说山路艰险、天气多变,就是正常行驶也要颠簸近2个小时。所以每次出去巡查线路,田玉琛都要叮嘱同事好几遍,每人早晚一次的血压检测更是一个不落,既要把活儿干好了,更不能把兵带少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高原的夜晚很孤寂,孤寂到只有远处检查站的几处路灯睡眼惺忪地与天上的星星遥遥相望,没有电视,晚上想与家人微信视频,都要将手机举到窗户的位置才能有两三格信号,经常连个微信都发不出去。
“实在太艰苦了!”民警肖世武站在茫茫戈壁上,刀子一样的风在他的脸上阵阵划过,这个蜀中汉子回忆说,他来这里的第二天嘴唇就干裂到无法进食,“说话时疼,吃饭时更疼”。
他戴着大棉帽迎着刺骨的寒风吃力地走在铁路一侧的护坡上,气喘得像扛了一袋大米,光秃秃的山脊上没有任何遮挡物,遇到狂风时,他便就地刨出一个雪坑,躬身蹲在里面,就像扎在沙土里的一堆骆驼刺。
在依吞布拉克站派出所,大家身上都留下了高海拔生活的印记,嘴唇干裂发紫,鼻子红肿脱皮,手指和脚趾也多生了冻疮。田玉琛很长一段时间晚上几乎只能睡一两个小时,头晕恶心,心悸失眠,后脑勺闷疼。民警常彦东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每晚需要服安神药才能入睡。
虽然没有多少客流,但要保证173.54公里线路安全畅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每天必须要查看的重点部位就有263处,何况还有29公里无防护网线路需要重点守护,特别是到了暴雪不断的冬季,牲畜草料匮乏,铁道边残存野草多,牛羊进网上道事件易发,到处觅食的野生动物更容易误入铁轨……
由于阿尔金山的特殊地貌,格库铁路穿越的隧道多而且长,很多区段没有公路便道,民警们只能在汽车“力所能及”的地方就近下车,沿着牲畜踩出的羊肠小道徒步十多公里前往巡查,有的区段甚至需要徒手攀爬火山岩、挽起裤腿走过冰河冰面,特别是巴什考贡到苏祖克萨依这一区段,整整20余公里山谷全是冰河,民警们每次驱车巡查到这里总是提心吊胆,稍不注意车辆就会在冰面上失控侧滑,或整车陷入冰河无法动弹。实在无法开车的地方,民警们就徒步翻越山梁,经常一座山梁翻过去,就会头晕眼花、恶心呕吐。6道山梁、2座雪山达坂、24处冰河急流、173.54公里路线,民警们每周都要用双脚丈量一次。
除了冰河,巡线路上最危险的还有315国道上迎面驶来的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运重卡。在高原上驾车行驶,极易由于缺氧导致驾驶员疲劳,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民警李继东清楚地记得今年1月份,他驾驶的警车就险些被迎面驶来的一辆货运重卡撞上,鸣笛拦车询问后才知道是司机犯困睡着了。所以民警们每次巡线都要带些辣味食品,犯困时,口里嚼一嚼,辛辣的刺激能让大脑保持片刻的清醒,每每遇见“行迹可疑”的车辆,也总不忘提醒几句或送上一些小食品,这几乎成了站里的一个传统。
身处高原的人总能在荒凉中给自己找点乐趣。偶尔撞见草甸中一闪而过的狐狸,或是夜幕中傻傻站在路边的黄羊,就足以让李继东兴奋好久。副所长雒宏亮喜欢捡拾奇石,每次巡线过程中捡到一块稍有特色的石头,他都视若珍宝,必是要在微信朋友圈里“炫耀”一番。
风从大漠来,也归大漠去。身处亘古荒原,人会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对家的思念也会被无限放大。
“肯定想家嘛,我娃娃今天才满9个月,七八天前突然隔着屏幕叫了我一声‘爸爸’,可把我高兴坏了!”常彦东笑着笑着眼泛泪光。
“那一次喝稀饭,小家伙将煮在稀饭里的玉米粒吸进了鼻子,痛地‘哇哇’哭,媳妇也被吓得直哭,自己远在千里之外,也只能对着手机屏幕干着急,所幸孩子及时被送到医院救治,才转危为安……”雒宏亮说着红了眼眶。
依吞布拉克的日头很长,时间很慢,每一个小小的愿望都会在寸草不生的荒原上恣意疯长。
“调休回去最想给我媳妇补过一个生日,弥补一下媳妇独自带娃的辛苦。”常彦东的妻子是一名医生,2020年冬季疫情反弹以来,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来依吞布拉克之前,身为乘警的常彦东也因为疫情原因连续值乘列车两个月没回过家。原打算12月13日妻子生日那天给妻子一个惊喜的常彦东,却在12月8日退乘那天接到了去依吞布拉克站派出所的调令。听说他要上高原,妻子很是担忧:“你身体吃得消嘛!”最终常彦东说服了妻子“铁路公安就是这样,路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当清晨的第一缕晨光洒满阿尔金山,民警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线路巡查、爱路护路宣传、内部安全检查,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专注而认真,院中那块写着“海拔高工作标准要更高,氧气少奉献精神不能少,环境苦更要苦干不苦熬”的标语格外醒目。夜幕降临,大家围坐在一起下象棋、练书法、讲故事,交流养花秘诀、读书心得……原本寂寞的闲暇时光也变得热闹起来,大家努力在极度简陋的生存环境中活出更加旺盛的模样。
“等开春天气稍转暖和、混凝土能凝结的时候,我就在院里建一个国旗台,通过升国旗、政治理论学习,加大对民警精神层面的建设……”提起对未来的规划,田玉琛成竹在胸。兴起时也喜欢写写小诗——“缺氧不缺志,忠诚立乾坤。格桑花满时,相约看繁春”,字里行间豪情满怀。
夜深人静,星光寂寥。常彦东透过窗户望着月色星光,坚定地在笔记本里写下:“人生像一片浩瀚的沙漠,每个人都在沙漠里辛勤跋涉,只有骑上希望的骆驼,才不会被历史的黄沙掩埋。”
两三星斗眼前落,万千峰峦脚下量。这里,每一座山峰,每一个角落,每一片戈壁和荒漠,他们都将无数次用忠诚的警魂丈量,路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