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

第03版 评论


遏制老年代步车乱象要从源头管控

■民意广场

唐 伟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年来,老年代步车因为驾驶灵活、售价低廉、易于购买等优势,深受老年人等群体偏爱,成了马路上的“常客”。然而,数量不断增长的老年代步车,存在安全隐患突出、交通违法乱象频发、无证照管理等问题。有关人士呼吁,要从源头加强对老年代步车的管理。

老年代步车乱象由来已久。因为各种便利因素的驱动,老年代步车的保有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呈现攀升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老年代步车行业缺乏具体标准,车辆安全性和质量水平较差,上路行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老年代步车的使用群体为老年人,他们大多不熟悉交通法规,加之年龄偏大反应较慢,极易诱发交通事故。除了安全隐患大、易造成事故外,老年代步车的“粗放增长”也加剧了公共资源的紧张。如今,在小区的公共区域随处可见乱停乱放的老年代步车,不仅影响着小区环境,还造成通行不便,已经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事实上,依照法律,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路行驶,老年代步车却因为管理缺失、标准缺失,处于事实上的“真空地带”,似机动车非机动车,没有按照国家对机动车管理的要求执行市场准入,横行在“法治盲区”。

对老年代步车乱象的治理,笔者以为,不能仅从需求侧入手、发力于一端,应当实行源头管控,从供需两端同时同向发力,才能真正实现由乱到治。因此,要采取综合治理的做法,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从而有效控制增量,在此基础上,应当出台新的低速电动车标准,对生产质量和安全标准进行前置性把关;另一方面,要有效规范存量,面对目前市场上巨大的保有量,应加强对老年代步车驾驶人的上路培训,培训合格才可以上路,对多次违反交通法规的驾驶人,要实施惩戒措施,从而有效减少老年代步车驾驶人违反交通法规、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效仿多地治理电动三轮车的做法,采取补贴回购的方式对上路老年代步车进行回购,最大化消减存量。除了对生产、销售、驾驶许可、报废回收等多个环节进行规范外,还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老年群体的出行难题,让老年代步车乱象得以根治。

回顶部 回本版

2020-12-31 第03版 评论

遏制老年代步车乱象要从源头管控

■民意广场

唐 伟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年来,老年代步车因为驾驶灵活、售价低廉、易于购买等优势,深受老年人等群体偏爱,成了马路上的“常客”。然而,数量不断增长的老年代步车,存在安全隐患突出、交通违法乱象频发、无证照管理等问题。有关人士呼吁,要从源头加强对老年代步车的管理。

老年代步车乱象由来已久。因为各种便利因素的驱动,老年代步车的保有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呈现攀升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老年代步车行业缺乏具体标准,车辆安全性和质量水平较差,上路行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老年代步车的使用群体为老年人,他们大多不熟悉交通法规,加之年龄偏大反应较慢,极易诱发交通事故。除了安全隐患大、易造成事故外,老年代步车的“粗放增长”也加剧了公共资源的紧张。如今,在小区的公共区域随处可见乱停乱放的老年代步车,不仅影响着小区环境,还造成通行不便,已经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事实上,依照法律,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路行驶,老年代步车却因为管理缺失、标准缺失,处于事实上的“真空地带”,似机动车非机动车,没有按照国家对机动车管理的要求执行市场准入,横行在“法治盲区”。

对老年代步车乱象的治理,笔者以为,不能仅从需求侧入手、发力于一端,应当实行源头管控,从供需两端同时同向发力,才能真正实现由乱到治。因此,要采取综合治理的做法,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从而有效控制增量,在此基础上,应当出台新的低速电动车标准,对生产质量和安全标准进行前置性把关;另一方面,要有效规范存量,面对目前市场上巨大的保有量,应加强对老年代步车驾驶人的上路培训,培训合格才可以上路,对多次违反交通法规的驾驶人,要实施惩戒措施,从而有效减少老年代步车驾驶人违反交通法规、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效仿多地治理电动三轮车的做法,采取补贴回购的方式对上路老年代步车进行回购,最大化消减存量。除了对生产、销售、驾驶许可、报废回收等多个环节进行规范外,还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老年群体的出行难题,让老年代步车乱象得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