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第07版 专题


安畅惠民: 源头治理 诠释敢啃硬骨头的温度

位于珠三角的佛山市高明区,和许多中小县城相似,存在许多大大小小无物业管理、无保安的居民楼。以往,外来人口不多,机动车较少,没有太大问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和车辆增多,各类矛盾纠纷开始凸显,争抢车位、故意毁坏、噪声投诉、打架斗殴等治安纠纷层出不穷。

“这些警情几乎消耗了派出所70%的处警警力。”高明分局副局长、荷城派出所所长李新南表示,虽然民警频繁处警,却是治标不治本,警情依然居高不下。即使城管、环保等其他部门前来处理,依然难以解决资源不足、硬件设施不匹配的现实难题。面对问题也是“九龙治水,各行其道”,难以形成合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高明公安主动作为,担当起作为“平安组织者”的角色,寻求从本源上解决警情高发的困难。“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高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石耀昌介绍说,从去年年底开始,分局组织人力对城区55个失管无物业管理、无保安小区以及178条内街巷逐个逐条调研,把问题清单化、类型化、责任对口化。经过2个月的体系性研究,提出了源头治理方案,即在“政府少出资、业主少交费”的情况下,发动热心群众参选并建立业委会,解决小区管理的长效资金来源和长期自治的问题,这个方案就是安畅惠民工程。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由公安、住建、规划、城管等17个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每周集中办公一次。经过系统研究,推出三项措施:一是决定对失管的55个小区进行“复管”,涉及中心城区40%人口。二是对散乱独栋居民楼进行联防,具备条件的封闭成小区。三是对内街巷消防通道被堵塞的问题,在178条内街巷划设4米宽的强制性消防通道,通道内禁止停车,通道外有序停车。至此,一套体系性治理方案出炉。

这里涉及进行道路硬底化、小区绿化、监控系统购置、保安聘用等大量的硬件设施投入。钱从哪里来?专班人员敏锐地发现,原有的居民楼设计上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只要重新合理规划,不仅能改善原有的绿化和康体设施,更能释放出足够的停车位。如果将这些停车位以市场价的30%左右即每月150元出租给业主,多余的停车位向社会出租,一次性收取两年到三年的停车费,便有足够的资金完成这些平安小区的软硬件改造,让小区焕然一新,彻底解决纠纷和警情高发的问题。例如,原西苑小区因停车位紧张,多次发生群体性冲突。改造后,在保障原绿化率的基础上,可规划328个停车位,一次性收取三年租金便有177万元的资金,足够进行硬底化、聘用保安、安装无死角监控系统、购置消防设施等。更令人惊喜的是,第四年开始将有盈余的租金,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区公共环境,且停车位租金可进一步下降。

改造完成后,如今走进西苑小区,绿化花圃郁郁葱葱错落有致,车辆整齐停放出入有序,消防通道标识清晰畅通无阻。

“以前小区时常发生车辆堵塞路口的纠纷,自从改造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了。用停车费聘用了保安,小区治安也好了很多。”西苑小区业主吴先生说。

改造完成后,该小区实现零警情零纠纷,房屋价值立即提升了20%以上。像西苑小区这样的失管失治“小圈子”,在中心城区一共有55个。高明公安呈请区政府制定三年改造规划:2019年完成17个,2020年完成20个,2021年完成18个。

而完成改造最困难的环节,是成立业委会。只有成立了业委会,才能找到源头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抓手。高明公安的社区民警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退休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热心公益的群众凝聚起来,发动超过70%的业主参与投票,选出业委会。

“这一过程异常艰辛,因为很多业主已不在这里居住,很多业主联系方式已经失效,也有很多业主远在他乡。”社区民警张贻红介绍说。

但社区民警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与居委会、街道以及工作专班的无缝对接,到目前为止,已有48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

实惠看得见,平安从根起,“重置”之后的小区,成为中心城区一个又一个平安小版图,成为高明“枫桥式”平安社区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以来,中心城区发案率、纠纷类警情断崖式下降,已经改造完成的小区中,90%以上实现了零发案。

在安畅惠民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警队的权威和公信力得到大幅提升。民警走进小区,得到群众的一致尊重,进而大幅提升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今年10月,高明区主要领导到永安新村调研改造进度,群众激动地表示“感谢政府、感谢政府”,获得感和幸福感溢于言表。

回顶部 回本版

2020-12-21 第07版 专题

安畅惠民: 源头治理 诠释敢啃硬骨头的温度

位于珠三角的佛山市高明区,和许多中小县城相似,存在许多大大小小无物业管理、无保安的居民楼。以往,外来人口不多,机动车较少,没有太大问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和车辆增多,各类矛盾纠纷开始凸显,争抢车位、故意毁坏、噪声投诉、打架斗殴等治安纠纷层出不穷。

“这些警情几乎消耗了派出所70%的处警警力。”高明分局副局长、荷城派出所所长李新南表示,虽然民警频繁处警,却是治标不治本,警情依然居高不下。即使城管、环保等其他部门前来处理,依然难以解决资源不足、硬件设施不匹配的现实难题。面对问题也是“九龙治水,各行其道”,难以形成合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高明公安主动作为,担当起作为“平安组织者”的角色,寻求从本源上解决警情高发的困难。“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高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石耀昌介绍说,从去年年底开始,分局组织人力对城区55个失管无物业管理、无保安小区以及178条内街巷逐个逐条调研,把问题清单化、类型化、责任对口化。经过2个月的体系性研究,提出了源头治理方案,即在“政府少出资、业主少交费”的情况下,发动热心群众参选并建立业委会,解决小区管理的长效资金来源和长期自治的问题,这个方案就是安畅惠民工程。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由公安、住建、规划、城管等17个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每周集中办公一次。经过系统研究,推出三项措施:一是决定对失管的55个小区进行“复管”,涉及中心城区40%人口。二是对散乱独栋居民楼进行联防,具备条件的封闭成小区。三是对内街巷消防通道被堵塞的问题,在178条内街巷划设4米宽的强制性消防通道,通道内禁止停车,通道外有序停车。至此,一套体系性治理方案出炉。

这里涉及进行道路硬底化、小区绿化、监控系统购置、保安聘用等大量的硬件设施投入。钱从哪里来?专班人员敏锐地发现,原有的居民楼设计上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只要重新合理规划,不仅能改善原有的绿化和康体设施,更能释放出足够的停车位。如果将这些停车位以市场价的30%左右即每月150元出租给业主,多余的停车位向社会出租,一次性收取两年到三年的停车费,便有足够的资金完成这些平安小区的软硬件改造,让小区焕然一新,彻底解决纠纷和警情高发的问题。例如,原西苑小区因停车位紧张,多次发生群体性冲突。改造后,在保障原绿化率的基础上,可规划328个停车位,一次性收取三年租金便有177万元的资金,足够进行硬底化、聘用保安、安装无死角监控系统、购置消防设施等。更令人惊喜的是,第四年开始将有盈余的租金,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区公共环境,且停车位租金可进一步下降。

改造完成后,如今走进西苑小区,绿化花圃郁郁葱葱错落有致,车辆整齐停放出入有序,消防通道标识清晰畅通无阻。

“以前小区时常发生车辆堵塞路口的纠纷,自从改造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了。用停车费聘用了保安,小区治安也好了很多。”西苑小区业主吴先生说。

改造完成后,该小区实现零警情零纠纷,房屋价值立即提升了20%以上。像西苑小区这样的失管失治“小圈子”,在中心城区一共有55个。高明公安呈请区政府制定三年改造规划:2019年完成17个,2020年完成20个,2021年完成18个。

而完成改造最困难的环节,是成立业委会。只有成立了业委会,才能找到源头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抓手。高明公安的社区民警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退休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热心公益的群众凝聚起来,发动超过70%的业主参与投票,选出业委会。

“这一过程异常艰辛,因为很多业主已不在这里居住,很多业主联系方式已经失效,也有很多业主远在他乡。”社区民警张贻红介绍说。

但社区民警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与居委会、街道以及工作专班的无缝对接,到目前为止,已有48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

实惠看得见,平安从根起,“重置”之后的小区,成为中心城区一个又一个平安小版图,成为高明“枫桥式”平安社区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以来,中心城区发案率、纠纷类警情断崖式下降,已经改造完成的小区中,90%以上实现了零发案。

在安畅惠民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警队的权威和公信力得到大幅提升。民警走进小区,得到群众的一致尊重,进而大幅提升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今年10月,高明区主要领导到永安新村调研改造进度,群众激动地表示“感谢政府、感谢政府”,获得感和幸福感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