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佳 通讯员 陈悦凯
首创年薪制,创推辅衔制,坚持严管厚爱,建立聘用“黑名单”制度,表彰奖励优秀辅警1600余人次……为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辅警队伍,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秉持“辅警也是警”的队伍建设理念,聚焦辅警队伍管理改革出实招,着力破除辅警队伍问题多、流动性大、归属感低等难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幸福感显著提升。
拴心留人出实招,辅警流失率明显下降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辅警经费增长机制,才能让热爱公安工作的辅警留得下来、干得好。”义乌市公安局政治处主任楼旭君向记者介绍,通过不遗余力向党委、政府争取政策,2018年义乌市《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得以出台。在政策的支持下,义乌辅警待遇逐年提升。
作为闻名遐迩的商贸之都,义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总人口数已突破230万。在各项社会治安管理中,辅警都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此,义乌公安首创年薪制,不断优化辅警薪酬体系,对专业特殊辅警人才待遇“一事一议、一岗一议、一年一考”。为提高辅警职业认同感,义乌公安还推出了辅衔制,让辅警在日常工作中统一亮明身份。
公安工作强度大,作息不规律,尤其大量辅警战斗在基层一线。义乌公安每年落实经费,使辅警可享受与民警同等体检待遇,建立辅警身体预警机制。这样的关心,同样在政治待遇上得到体现。义乌公安成立的警队民主议事委员会102名成员中,辅警占40名。为退休辅警举行欢送仪式,建立荣勋奖励制度,2016年以来,共有141名辅警荣获治安荣誉奖章。在工作中,义乌公安加大对辅警辅助执法执勤的保护,对投诉不属实的一律给予证明,对侵害辅警权益的一律严肃查处。去年以来,义乌公安共办理56起辅警被侵权案件,为辅警维权77人次。
育才提质出实招,辅警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为确保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充实到辅警队伍中来,义乌公安在招录、任用上下足功夫。通过用人单位和局层面“双审制”招聘,把前科人员及被开除、辞退人员纳入“黑名单”,从源头上提高队伍素质。对新招辅警除文化程度要求在大专以上外,还增加了法律基本知识测试、体能测试、面试等环节,确保吸收优秀青年加入辅警队伍。新招辅警上岗前须经封闭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同时出台辅警骨干管理办法,开展辅警骨干竞聘。
“只有努力让辅警发挥能动性和专业特长,才能把工作做活、做深、做专业。”义乌市公安局辅警管理科科长黄允生告诉记者,为加强专业警务技能培养,义乌市公安局今年出台办法,根据实绩和能力,确定32名辅警为视频侦查技术等级辅警,被评为高、中、初级辅警可享受每月不同技术等级津贴,这个做法还将延伸到其他专业性岗位。义乌公安还积极与高等院校对接,探索院局合作办学,对新招辅警和在职辅警开展轮值轮训。
2019年以来,义乌公安正式启动辅警素质提升工程,今年结合大练兵,编发辅警教育学习手册,通过考试倒逼辅警学习,考试成绩与个人薪资和队伍正规化考核挂钩。同时,推动学历提升工程,将学历与薪资、职级、职务晋升挂钩。2017年以来,在浙江组织的全省辅警大比武中,义乌公安辅警获第一名1人次,第二名3人次,还有3人次获前6名。
监督执纪出实招,教育整顿常态化
为抓好辅警日常管理,义乌公安参照民警“一网考”做法,开发了辅警绩效考核系统,考核结果充分运用到评优评先、骨干竞聘中,并在整体考核中设置淘汰比例。今年,义乌市公安局出台了辅警因私出国(境)管理办法,落实在职违法犯罪核查、重大事项及征信报告等工作,劝退、清退了一批“带病在岗”人员。
“辅警队伍的形象关系到整个警队的形象,从严治警一刻都不能放松。”义乌市公安局政委陈涛介绍,2016年以来,义乌公安每年都会精心设定主题,针对辅警队伍开展常态化教育整顿活动,深层次解决辅警队伍思想、作风、法纪意识及辅助执法执勤等方面突出问题,辅警队伍精气神显著提升,信访投诉、违法违纪明显减少。
义乌公安还出台了警务辅助人员问责规定和《辅警协助执法“三个严禁”,民警、中层问责“九个一律”》配套制度,近两年问责辅警36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