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第03版 评论


切断买卖简历的黑色产业链
■我有话说

王丽美

在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后,却屡遭陌生来电和短信骚扰,内容多为介绍贷款、博彩游戏、兼职刷单等信息。应聘者怀疑,个人信息通过招聘平台落到他人手中。记者调查发现,从售卖企业招聘账户到批量下载应聘者个人信息,再通过贴吧或QQ群销售简历,其中存在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多年来虽曝光不断,却屡禁不止。(12月7日《新京报》)

据教育部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在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职业招聘网站起到了重要桥梁作用,网站到访率、使用率处于高位。然而,应聘者满怀期望投出去的求职简历,有时却成为不法分子获取不义之财、进行欺诈的工具。

有的不法分子花钱即可购买企业账号、发布虚假招聘;有的利用“提取器”和“采集系统”,能够不间断地从招聘网站和接收简历的邮箱批量下载简历并贩卖;应聘者在网上投递简历,信息很快就被售卖,屡遭陌生来电和短信骚扰;简历被明码标价,一手实时简历每份3元到5元不等,二手简历每份不到1元,倒卖者有时一天能挣几千块……买卖简历的黑色产业链“生意兴隆”,应聘者不仅个人隐私信息暴露无遗,不少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还因骚扰电话、网络诈骗信息而上当受骗,有的被骗走“抵押金”,还有不少人落入传销、刷单、博彩游戏、诈骗团伙的陷阱,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公民的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行踪轨迹等均属于公民个人信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如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买卖简历的产业链中,无论是售卖简历者、售卖企业账号者、提供简历提取技术者还是购买简历者,均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买卖简历者为攫取暴利而擅自利用他人简历信息,置法律威严和公民合法权益于不顾,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必须严惩不贷。

遏制屡禁不绝的买卖简历现象必须多管齐下。招聘网站要切实提升社会责任、严格自律,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应聘者简历信息安全,及时查清哪些企业账号存在疑点、哪些账号恶意收集信息并及时查封,加大对非法招聘、售卖个人信息企业账号的处罚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此类现象发生;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管,加大对买卖简历黑色产业链的打击力度,线上管理和线下监管齐头并进,倒逼招聘网站提升法治意识与管理水平,堵住买卖简历的漏洞,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应聘者要提高警惕,增强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招聘平台投递简历,遭遇侵权后要及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回顶部 回本版

2020-12-10 第03版 评论

切断买卖简历的黑色产业链

■我有话说

王丽美

在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后,却屡遭陌生来电和短信骚扰,内容多为介绍贷款、博彩游戏、兼职刷单等信息。应聘者怀疑,个人信息通过招聘平台落到他人手中。记者调查发现,从售卖企业招聘账户到批量下载应聘者个人信息,再通过贴吧或QQ群销售简历,其中存在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多年来虽曝光不断,却屡禁不止。(12月7日《新京报》)

据教育部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在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职业招聘网站起到了重要桥梁作用,网站到访率、使用率处于高位。然而,应聘者满怀期望投出去的求职简历,有时却成为不法分子获取不义之财、进行欺诈的工具。

有的不法分子花钱即可购买企业账号、发布虚假招聘;有的利用“提取器”和“采集系统”,能够不间断地从招聘网站和接收简历的邮箱批量下载简历并贩卖;应聘者在网上投递简历,信息很快就被售卖,屡遭陌生来电和短信骚扰;简历被明码标价,一手实时简历每份3元到5元不等,二手简历每份不到1元,倒卖者有时一天能挣几千块……买卖简历的黑色产业链“生意兴隆”,应聘者不仅个人隐私信息暴露无遗,不少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还因骚扰电话、网络诈骗信息而上当受骗,有的被骗走“抵押金”,还有不少人落入传销、刷单、博彩游戏、诈骗团伙的陷阱,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公民的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行踪轨迹等均属于公民个人信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如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买卖简历的产业链中,无论是售卖简历者、售卖企业账号者、提供简历提取技术者还是购买简历者,均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买卖简历者为攫取暴利而擅自利用他人简历信息,置法律威严和公民合法权益于不顾,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必须严惩不贷。

遏制屡禁不绝的买卖简历现象必须多管齐下。招聘网站要切实提升社会责任、严格自律,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应聘者简历信息安全,及时查清哪些企业账号存在疑点、哪些账号恶意收集信息并及时查封,加大对非法招聘、售卖个人信息企业账号的处罚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此类现象发生;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管,加大对买卖简历黑色产业链的打击力度,线上管理和线下监管齐头并进,倒逼招聘网站提升法治意识与管理水平,堵住买卖简历的漏洞,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应聘者要提高警惕,增强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招聘平台投递简历,遭遇侵权后要及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