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平台
李储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这些目标高瞻远瞩、指向明确,为新发展阶段勾勒出新的发展蓝图,也为做好公安工作尤其是公安教育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指引。
公安院校是公安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主阵地,预备警官是公安人才最重要的来源。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事关公安事业发展,更关系到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目标的实现。公安院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明确身上肩负的重要使命,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为人民公安事业培养高素质的预备警官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铸就对党忠诚底色
对党忠诚是公安队伍的政治底色,要切实铸牢预备警官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
公安院校要发挥自身管理优势,在立根铸魂上狠下功夫,坚持多措并举,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强化忠诚教育,引导学生切实把共产主义信仰的种子植入灵魂、把忠诚的基因融入血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个人追求同党的事业、公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厚植服务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发表重要训词,要求人民警察队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蕴含着真挚的为民情怀,是对新时代公安机关服务人民的根本要求。
公安院校在预备警官的教育与培养工作中,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为根本遵循,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群众路线、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使学生学习领会、深入践行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好为人民服务的一切准备。
提升执法履职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指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建议》提出“基本建成法治国家”目标,这对公安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执法素质高低、执法水平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公安机关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执法工作,所有的活动都是执法活动,是贴近群众生活的执法单位,执法履职能力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预备警官是公安执法队伍的后备力量,从在校学习开始,就要认真学习法律和公安业务知识,提升警务技能,提高警务实战能力。公安院校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根据一线执法需求,科学制定公安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精通法学与公安学、公安技术的专门人才;要加强与一线执法单位的交流合作,通过学生专业实习、科研创新等方式打造全方位的校局合作模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为其走上公安工作岗位正确履职、公正执法打下坚实基础。
执纪如铁涵养正气,打造纪律严明学警队伍
公安队伍是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纪律部队,是党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管理队伍,努力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打造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非一朝一夕之功,要从预备警官的培养与教育中着重加强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用严格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约束学生一言一行。要充分发挥校内各级党组织的作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党章党纪、警规警纪,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觉以党员的纪律标准要求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坚持以严于地方院校、严于一线警队、看齐军队院校的标准来管理学生,在校内形成纪律严明、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以良好的政治土壤涵养浩然正气,使学生养成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习惯。
(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