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虹
那天读到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他读书时总有一个不自觉的小动作,一边看一边翻阅整本书,估摸着还得多长时间才能看完。我一下子就有了一种引为同道的感觉,盖因我从中窥见了自己的影子,我自己读书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时候,捧起一本书来我倾向于先前后翻翻,大致了解内容之后,再从头至尾细细品读。往往,刚开始读时尚且气定神闲,可读着读着,就不由自主地向后翻翻,看这一节还剩几页,看这一章还差几节,看全书还有几章……如此周而复始,竟至习惯成自然。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我越读越心焦,越读越煎熬,越读越浮在了文字表面。读书,就好像是后有追兵火烧火燎,好像是在苦苦撑持着跑一场马拉松比赛。
许多人读书时,都会受到这样那样小动作的困扰。经常看到的情形,有些人读一会儿书,便拿起手机看一会儿,就是不能心念专一地阅读。但读书是读者与文字的深入交流,文字不同于声音、图像,它有着自己的倔脾性,你但凡对它稍有一点点的怠慢,它立时就端起了架子,非得要给你的理解力以“下马威”不可。
所以,读书,很有必要让“小动作”走开。有人分享过自己的读书小妙招,为了排除手机对于潜心阅读的干扰,他会将手机放在远离自己的另一个房间,人为设置一种阻隔,读书惯常的小动作也就难以兴风作浪。还有人在每次读书时设定好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强制自己保持专注的定力,这个方法倒也不错。
借助于外在形式,固然可使自己远离小动作困扰,然而毕竟,其非治本之策,说到底,提升阅读力关键还在于从“心”开始。在读书的时候,就全身心地沉潜于读书,平心静气地对待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一行行文字,不追不赶,不急不躁,渐渐就能品出文字滋味,乐享阅读过程,慢中求稳、求快,继而不断提升阅读成效。
把书读好,不妨就从撇开种种缠缠绕绕的小动作开始,小处着手练就定力,并且,尽可能把定力最大限度转化为自己读书的效力,如此,方能款款前行,步步登高,欣赏一路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