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第08版 经验


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马背警务室”

□文/图 本报记者 朱祥明 通讯员 王加聪 隋云燕

7月11日,大雨后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牧草碧绿,繁花盛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公安局巴音布鲁克派出所民警、辅警带着馕、水和法治宣传单,骑上马儿,开启了治安巡逻和走访牧民的日常工作。

他们长年坚守岗位,牧民转场到哪里,服务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这个被誉为“马背上的警务室”为辖区带来平安和谐。

遥远的牧场有零距离服务

“草原上,人和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警务室。”巴音布鲁克派出所所长文彪键告诉记者。

一场大雨让气温骤降,室外温度只有6摄氏度,文彪键警服里穿着保暖内衣和毛衣,在这里,夏季也得这么穿。

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地处天山腹地南麓,距离县城288公里,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高原牧区天气变化无常,最远的牧场离派出所近200公里。

巴音布鲁克派出所民警走遍了辖区每一座山丘、每一条河流,有路的地方开车,没路的地方骑马,马走不了的地方就步行。他们出警、办理户籍及身份证业务、开展法治宣传、调解民事纠纷、救助受困牧民,为民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

6月28日,巴音布鲁克山区骤降大雪,积雪最深处达1米多。民警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一起骑马进山,挨家挨户给牧民送去生活生产物资。“每家送150公斤煤、二三十捆草料,还有馕和方便面等,都是政府出资购买的。”副所长艾尔登乔鲁说。

像这样顶风冒雪、跋山涉水,对大家来说已是常事。去年冬天的一场风雪中,一位牧民和羊群走散。艾尔登乔鲁和同事出警,两辆警车在风雪中艰难行进,多次陷入雪中,终于发现了羊群。第二天凌晨4时,羊群被民警安全赶入春季草场。

在记者眼中,山区牧场前后左右几乎一模一样,难以分辨,而艾尔登乔鲁和同事却熟悉这里的每一座山头、每一条沟壑,能精准地找到草场牧民定居的地方。山区有些地方没有网络信号、联系不到人,他们就在蒙古包等候,牧民回来时看到门口有马,就露出了笑容,他们知道那是民警来了。

练就一身服务牧民本领

37岁的阿尔布代是巴音布鲁克派出所镇中心警务室辅警,他的工作就是和牧区干部一起骑着马入户走访。每次进山,一走就是好几天,遇到刮风下雨,他们就临时向牧民借宿,牧民都非常热情。

“我们进山带着卫星电话,有些草场没有信号,牧民联系住在县城的老人和孩子不方便,就让他们用卫星电话和家人通话。”阿尔布代说,他身上还有两样东西是进山必带的——一个是本子,记录着牧民的购物清单;一个是褡裢,装得满满的,是帮牧民采购的物品。

长年服务牧民的生产生活,巴音布鲁克派出所的民警、辅警都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会骑马上山、找羊赶羊,还会搭建蒙古包。

5月10日,德尔比勒金牧场警务室辅警达娃才仁和牧区干部、民兵骑马入户走访时遇到了牧民才仁达娃。才仁达娃正准备带着300多头牦牛转场到春牧场,一个人赶牛容易,搬蒙古包却难。辅警达娃才仁一行人帮着赶牛、拆卸安装蒙古包,30公里的路走了两天,翻过4个山头,终于帮助牧民顺利转场。

“这些年我每年都会遇到需要帮忙搭建蒙古包的牧民,已经技能娴熟了。”达娃才仁语气中透着自豪。

平安和睦才是好日子

7月11日下午,辅警阿尔布代和同事巴叶尔走访中遇到了牧民铁木尔巴图,下马握手问好,拿出宣传单向他介绍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手段,讲解防范知识。“牧民现在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就怕一不小心中招了,反诈宣传得及时跟进。”阿尔布代说。

牧民铁木尔巴图告诉记者,身边有民警,心里很踏实,很有安全感。“我的400多只羊走失了20多只,是民警帮我找回来的;身份证办好了,是他们送到我手里的;遇到纠纷了,也是他们来调解的。”

民警的暖心服务赢得了牧民的全力支持。派出所没有马,每次出警和入户走访,车行到路的尽头,都是向牧民借马。牧民总是慷慨地挑选最好的马借给他们,铁木尔巴图就给民警借过两次马。

“辖区民风淳朴,矛盾纠纷多是草场纠纷和代牧纠纷,我们都以调解方式化解。”所长文彪键说。

山区牧民有饮酒习惯,过去有酒后打老婆、打架现象。民警入户走访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普法宣传,讲解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以及酒后斗殴的法律代价,如今此类现象已杜绝了。

夏季雨后,野蘑菇“成群结队”冒出来,牧民纷纷去捡拾,既能丰富餐桌,又能增加收入。民警跟进提醒下雨道路湿滑,要注意交通安全,同时也不忘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野蘑菇可以捡,但红景天和紫草不能非法采挖。

文彪键说,现在大家保护草原的意识很强,有外来人员开车碾轧草场,他们都会主动报告派出所。

每到夏季,巴音布鲁克草原迎来旅游高峰,民警也十分忙碌。马背巡逻工作从早晨8时开始一直到次日凌晨2时,维护治安、提供服务、进行法律宣传。辖区天气多变,降雨降雪随时发生,要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困难。前几天,一名从伊宁来的游客回到家才发现身份证丢了,民警接到求助后很快就帮着找到了身份证,并给她寄了回去。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每年靠放牧收入十几万元的牧民铁木尔巴图说,草原上有羊,口袋里有钱,大家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这就是真正的好日子。

回顶部 回本版

2020-08-06 第08版 经验

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马背警务室”

□文/图 本报记者 朱祥明 通讯员 王加聪 隋云燕

7月11日,大雨后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牧草碧绿,繁花盛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公安局巴音布鲁克派出所民警、辅警带着馕、水和法治宣传单,骑上马儿,开启了治安巡逻和走访牧民的日常工作。

他们长年坚守岗位,牧民转场到哪里,服务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这个被誉为“马背上的警务室”为辖区带来平安和谐。

遥远的牧场有零距离服务

“草原上,人和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警务室。”巴音布鲁克派出所所长文彪键告诉记者。

一场大雨让气温骤降,室外温度只有6摄氏度,文彪键警服里穿着保暖内衣和毛衣,在这里,夏季也得这么穿。

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地处天山腹地南麓,距离县城288公里,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高原牧区天气变化无常,最远的牧场离派出所近200公里。

巴音布鲁克派出所民警走遍了辖区每一座山丘、每一条河流,有路的地方开车,没路的地方骑马,马走不了的地方就步行。他们出警、办理户籍及身份证业务、开展法治宣传、调解民事纠纷、救助受困牧民,为民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

6月28日,巴音布鲁克山区骤降大雪,积雪最深处达1米多。民警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一起骑马进山,挨家挨户给牧民送去生活生产物资。“每家送150公斤煤、二三十捆草料,还有馕和方便面等,都是政府出资购买的。”副所长艾尔登乔鲁说。

像这样顶风冒雪、跋山涉水,对大家来说已是常事。去年冬天的一场风雪中,一位牧民和羊群走散。艾尔登乔鲁和同事出警,两辆警车在风雪中艰难行进,多次陷入雪中,终于发现了羊群。第二天凌晨4时,羊群被民警安全赶入春季草场。

在记者眼中,山区牧场前后左右几乎一模一样,难以分辨,而艾尔登乔鲁和同事却熟悉这里的每一座山头、每一条沟壑,能精准地找到草场牧民定居的地方。山区有些地方没有网络信号、联系不到人,他们就在蒙古包等候,牧民回来时看到门口有马,就露出了笑容,他们知道那是民警来了。

练就一身服务牧民本领

37岁的阿尔布代是巴音布鲁克派出所镇中心警务室辅警,他的工作就是和牧区干部一起骑着马入户走访。每次进山,一走就是好几天,遇到刮风下雨,他们就临时向牧民借宿,牧民都非常热情。

“我们进山带着卫星电话,有些草场没有信号,牧民联系住在县城的老人和孩子不方便,就让他们用卫星电话和家人通话。”阿尔布代说,他身上还有两样东西是进山必带的——一个是本子,记录着牧民的购物清单;一个是褡裢,装得满满的,是帮牧民采购的物品。

长年服务牧民的生产生活,巴音布鲁克派出所的民警、辅警都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会骑马上山、找羊赶羊,还会搭建蒙古包。

5月10日,德尔比勒金牧场警务室辅警达娃才仁和牧区干部、民兵骑马入户走访时遇到了牧民才仁达娃。才仁达娃正准备带着300多头牦牛转场到春牧场,一个人赶牛容易,搬蒙古包却难。辅警达娃才仁一行人帮着赶牛、拆卸安装蒙古包,30公里的路走了两天,翻过4个山头,终于帮助牧民顺利转场。

“这些年我每年都会遇到需要帮忙搭建蒙古包的牧民,已经技能娴熟了。”达娃才仁语气中透着自豪。

平安和睦才是好日子

7月11日下午,辅警阿尔布代和同事巴叶尔走访中遇到了牧民铁木尔巴图,下马握手问好,拿出宣传单向他介绍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手段,讲解防范知识。“牧民现在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就怕一不小心中招了,反诈宣传得及时跟进。”阿尔布代说。

牧民铁木尔巴图告诉记者,身边有民警,心里很踏实,很有安全感。“我的400多只羊走失了20多只,是民警帮我找回来的;身份证办好了,是他们送到我手里的;遇到纠纷了,也是他们来调解的。”

民警的暖心服务赢得了牧民的全力支持。派出所没有马,每次出警和入户走访,车行到路的尽头,都是向牧民借马。牧民总是慷慨地挑选最好的马借给他们,铁木尔巴图就给民警借过两次马。

“辖区民风淳朴,矛盾纠纷多是草场纠纷和代牧纠纷,我们都以调解方式化解。”所长文彪键说。

山区牧民有饮酒习惯,过去有酒后打老婆、打架现象。民警入户走访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普法宣传,讲解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以及酒后斗殴的法律代价,如今此类现象已杜绝了。

夏季雨后,野蘑菇“成群结队”冒出来,牧民纷纷去捡拾,既能丰富餐桌,又能增加收入。民警跟进提醒下雨道路湿滑,要注意交通安全,同时也不忘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野蘑菇可以捡,但红景天和紫草不能非法采挖。

文彪键说,现在大家保护草原的意识很强,有外来人员开车碾轧草场,他们都会主动报告派出所。

每到夏季,巴音布鲁克草原迎来旅游高峰,民警也十分忙碌。马背巡逻工作从早晨8时开始一直到次日凌晨2时,维护治安、提供服务、进行法律宣传。辖区天气多变,降雨降雪随时发生,要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困难。前几天,一名从伊宁来的游客回到家才发现身份证丢了,民警接到求助后很快就帮着找到了身份证,并给她寄了回去。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每年靠放牧收入十几万元的牧民铁木尔巴图说,草原上有羊,口袋里有钱,大家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这就是真正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