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第06版 食药侦


北京重拳出击严打食品领域违法犯罪
上半年共捣毁“黑窝点”80余个

□本报记者 董蕾阳 通讯员 张敬昕

按照公安部关于“昆仑2020”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北京市公安局聚焦食品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整治食品违法犯罪治乱除害五大战役·2020”,分领域、分阶段开展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制售假冒伪劣、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安局共破获食品领域违法犯罪案件54起,捣毁“黑窝点”80余个,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73名。

巡逻盘查获取线索

循线深挖斩断制售假酒链条

5月24日22时许,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新街口派出所会同交管部门对一辆面包车执行盘查任务时,发现该车后排座位及后备箱放有8箱某高端白酒空瓶及大量名酒品牌标签标识,有制贩假酒嫌疑。现场民警立即将该车驾驶员黄某控制,并将其带回派出所进一步审查。经查,黄某以每箱1200元的价格向他人购买了8箱共48瓶知名高端品牌白酒酒瓶及大量合格标签、防伪标识,准备会同李某灌入低端白酒后销售牟利。

按照“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的侦办要求,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会同西城分局,连夜组织警力将出售假酒瓶及标识的嫌疑人赖某、王某抓获,在其暂住地起获假冒多个品牌的白酒空酒瓶和标识万余件。另一路民警在西城区一烟酒店,将伙同黄某欲灌装假酒进行销售的嫌疑人李某抓获。4名涉案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部门联动端掉“黑窝点”

警惕假冒桶装水、保健品

3月初,丰台分局环食药旅中队接到群众举报称,在一出租大院内有人销售假冒桶装水。丰台警方迅速开展工作,最终确认该出租大院为制售假冒品牌桶装水的“黑窝点”。3月10日,丰台警方联合区市场监管部门,将正在非法灌装假冒桶装水的嫌疑人周某等人抓获,现场起获简易灌装设备1套、多个假冒品牌标识、商标3万余个(件)、已灌装好的成品桶装水近百桶。4月7日,海淀分局北太平庄派出所接居委会工作人员报警,称一居民提着几袋保健品并欲向一男子支付费用,怀疑居民被骗。民警接报后立即赶到现场。经查,事主肖先生在一店内被“专家”诊断出心肝脾肺肾有病变,并被推荐购买店内保健食品,一个疗程费用为19900元。海淀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涉案公司自2019年1月起,通过在社区发放免费鞋、鸡蛋、米面粮油等物品,以及组织郊游、聚餐等方式发展客户,再通过所谓“专家”健康讲座、义诊等形式,夸大病情、虚构疗效,以此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实施诈骗。张某等5名涉案人员因涉嫌诈骗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据了解,向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成分的行为,是北京警方打击的重点。近期,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分别会同昌平、通州分局开展全链条打击,相继破获2起跨省市制售有毒有害保健品案件,捣毁1处生产有毒有害保健品的“黑工厂”,端掉销售、加工、储藏等“黑窝点”9个,查扣多种问题保健品26.8万余盒、包装材料及原材料4000余千克,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8名。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北京海淀、昌平、通州、密云等地警方陆续侦破14起涉及保健品的犯罪案件,打掉犯罪团伙7个,抓获涉案人员59名。这其中既有以虚构病情、夸大疗效实施诈骗的案件,也有向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成分的案件,还有以保健品冒充药品实施诈骗的案件。在此,北京警方提示,保健品属于食品范畴,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就医要到正规医院。如遇到专家讲座、热心人推销等情况,要提高防范意识,多和家人沟通交流,多方查证辨识真相,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回顶部 回本版

2020-07-27 第06版 食药侦

北京重拳出击严打食品领域违法犯罪

上半年共捣毁“黑窝点”80余个

□本报记者 董蕾阳 通讯员 张敬昕

按照公安部关于“昆仑2020”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北京市公安局聚焦食品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整治食品违法犯罪治乱除害五大战役·2020”,分领域、分阶段开展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制售假冒伪劣、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安局共破获食品领域违法犯罪案件54起,捣毁“黑窝点”80余个,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73名。

巡逻盘查获取线索

循线深挖斩断制售假酒链条

5月24日22时许,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新街口派出所会同交管部门对一辆面包车执行盘查任务时,发现该车后排座位及后备箱放有8箱某高端白酒空瓶及大量名酒品牌标签标识,有制贩假酒嫌疑。现场民警立即将该车驾驶员黄某控制,并将其带回派出所进一步审查。经查,黄某以每箱1200元的价格向他人购买了8箱共48瓶知名高端品牌白酒酒瓶及大量合格标签、防伪标识,准备会同李某灌入低端白酒后销售牟利。

按照“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的侦办要求,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会同西城分局,连夜组织警力将出售假酒瓶及标识的嫌疑人赖某、王某抓获,在其暂住地起获假冒多个品牌的白酒空酒瓶和标识万余件。另一路民警在西城区一烟酒店,将伙同黄某欲灌装假酒进行销售的嫌疑人李某抓获。4名涉案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部门联动端掉“黑窝点”

警惕假冒桶装水、保健品

3月初,丰台分局环食药旅中队接到群众举报称,在一出租大院内有人销售假冒桶装水。丰台警方迅速开展工作,最终确认该出租大院为制售假冒品牌桶装水的“黑窝点”。3月10日,丰台警方联合区市场监管部门,将正在非法灌装假冒桶装水的嫌疑人周某等人抓获,现场起获简易灌装设备1套、多个假冒品牌标识、商标3万余个(件)、已灌装好的成品桶装水近百桶。4月7日,海淀分局北太平庄派出所接居委会工作人员报警,称一居民提着几袋保健品并欲向一男子支付费用,怀疑居民被骗。民警接报后立即赶到现场。经查,事主肖先生在一店内被“专家”诊断出心肝脾肺肾有病变,并被推荐购买店内保健食品,一个疗程费用为19900元。海淀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涉案公司自2019年1月起,通过在社区发放免费鞋、鸡蛋、米面粮油等物品,以及组织郊游、聚餐等方式发展客户,再通过所谓“专家”健康讲座、义诊等形式,夸大病情、虚构疗效,以此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实施诈骗。张某等5名涉案人员因涉嫌诈骗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据了解,向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成分的行为,是北京警方打击的重点。近期,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分别会同昌平、通州分局开展全链条打击,相继破获2起跨省市制售有毒有害保健品案件,捣毁1处生产有毒有害保健品的“黑工厂”,端掉销售、加工、储藏等“黑窝点”9个,查扣多种问题保健品26.8万余盒、包装材料及原材料4000余千克,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8名。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北京海淀、昌平、通州、密云等地警方陆续侦破14起涉及保健品的犯罪案件,打掉犯罪团伙7个,抓获涉案人员59名。这其中既有以虚构病情、夸大疗效实施诈骗的案件,也有向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成分的案件,还有以保健品冒充药品实施诈骗的案件。在此,北京警方提示,保健品属于食品范畴,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就医要到正规医院。如遇到专家讲座、热心人推销等情况,要提高防范意识,多和家人沟通交流,多方查证辨识真相,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