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专区 李 辉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公安院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这项工作做得如何,不仅关乎公安教育进步,更关乎公安事业长足发展。公安院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毫不动摇地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针,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坚持“公安姓党”,打牢思想根基
坚持“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全面坚持党对公安教育事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教育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
青年学警是新时代公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至关重要,关乎公安事业长远发展,是公安事业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如果青年学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稳定、不坚定,公安事业基业长青难以为继,党的先进性将受到影响,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根基也将动摇。因此在公安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公安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指导地位,以“入脑入心”的雷霆作风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脱“虚”向“实”,由“被动配合”转为“主动发力”,使公安教育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堡垒和阵地。
坚持“公安姓党”,站稳政治立场
坚持“公安姓党”,是把稳思想之舵的关键所在。在公安教育工作中,必须坚决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确保站稳政治立场、认清复杂形势,坚决与错误思潮和敌对势力作斗争。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与挑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强烈冲击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公安姓党”,坚守公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以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方向,以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遵循,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奠定公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实基础。
做好教师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引导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和前提,要发挥公安教育制度优势,全方位、多层面提升对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公安院校教师要敢于发声亮剑,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决不允许出现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的言行。要培养学生在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斗争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不断提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坚持“公安姓党”,强化制度引领
公安院校要紧紧围绕“公安姓党”,教育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育警铸魂、固本培元的战略工程常抓不懈。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为引领,将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与课程设置有机融合,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和实践载体,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要以“公安姓党”为根本,完善公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思路,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切实融入公安教育学科建设体系的“血脉”,深耕公安教育不同学科中的“中国元素”,凸显公安教育的优越性。
要加快构建形成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系列教材和系统课程,通过打造名著、名师、“金课”等方式全方位促进“公安姓党”入脑入心,通过教学授课、科研学术、实战训练等多个环节,生动融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因”,形成公安院校重要办学特色,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锻造成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政治工作与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