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强、通讯员梁梦婷、孙佳报道:为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福建省三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借科技之力,聚共治之智,在绵延起伏的群山间,为万千群众系牢出行“安全带”。
7月2日,三明市三元区莘口派出所数字警务室的电子屏实时滚动,监控设备传回的画面里,户外高音喇叭正循环播报着提示音:“请驾驶人规范佩戴安全头盔。”一名未戴头盔的群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赶忙下车,从车座下翻出头盔,迅速戴好。从系统识别到干预完成,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两分钟。“过去,发现这类交通安全隐患要在多个路段部署警力大规模查纠,费时又费力。现在,数据‘跑腿’,风险及时预警。”三明市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副大队长邓志华介绍,看似不大的警务室,实则是周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智慧大脑”。
今年6月启用的莘口派出所数字警务室,是三明市首个示范运行警务室,由交警支队与莘口派出所民警联合驻点执法。配有4套智能化预警卡口、2套道路盲区预警设备和1套红外感应系统,并在道路两侧增设便于夜间车辆安全通行的太阳能玻璃道钉。“以前村口的路上时常能看见三轮车乱停、违法载人的情况,现在警务室大屏一亮,啥违法行为都能看见,大家都自觉守法出行,道路也顺畅多了。”启用不足1个月,数字警务室带来的秩序改变,让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有目共睹的变化背后,是三明交警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拥抱新技术的不懈探索。自2018年起,三明市公安局先后派出6批民警参加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驾驶执照培训,先后采购10余架无人机,积极应用于交通管理警务实战。同时,持续推进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形成“空地结合”的农村交通治理新模式,有效提高执法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
技术应用之外,三明各地交管部门守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实招频出。在大田县建设镇,农村交警中队交警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排查重点车辆和驾驶人安全隐患;在明溪县瀚仙镇,长期“治而不愈”的周边乡镇必经之路,在交管部门的推动下,全方位完善路网结构、增设交通信号灯、规范通行路线;在尤溪县台溪乡,派出所利用群防群治力量,带领村镇干部、志愿者组成“红袖标”巡防队,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一项项举措,为农村道路的平安守护持续加码。从村道上常见的劝导身影,到空中传来的安全提示,这份守护,“藏”在数据跳动的屏幕里,“躲”在无人机巡航的轨迹中,也映在群众安心出行的笑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