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第03版 人物


张朴所:二十一载温暖护通衢

本报记者 马 燕 通讯员 鹿晋芸 李 杰

从警21年的云南省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张朴所,先后获评2023年“云南最美政法干警”“云南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标兵”等称号。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夜、路况复杂的险段,还是令人揪心的事故现场,他的身影总如暖阳,驱散阴霾。

2022年3月的一天,一场“倒春寒”让曲靖大部分路面结上了一层薄薄的冰凌,路面湿滑、极其危险,一辆轿车冲入河道内,三名男子艰难地爬上车顶大声呼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张朴所,没有丝毫迟疑,迅速跳入刺骨的河水中,奋力向落水车辆游去,用救生圈陆续将3名男子救上岸。此时,车辆已坠入河底,张朴所再次潜入水中,从车窗夹缝中摸到一只冰凉的手,“不好!车里还有人!”他的手臂不慎被玻璃划伤,鲜血瞬间涌出,但强忍着剧痛,将车内最后一名被困人员拽出……

在省道310线上有近20公里的弯坡路,被人们称为“夺命路”,自2007年建成通车以来,这里已发生多起亡人交通事故。为解决这一难题,张朴所通过大量数据比对、实地调研和技术论证,提交了治理方案。经过治理,这条路实现了交通事故“零死亡”。“夺命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示范路”“幸福路”。

结合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张朴所积极推动辖区104个道路隐患点段治理,治理率达100%,辖区亡人交通事故连续6年下降。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朴所处理的交通事故达1.6万余起,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350余起,他不仅是破案能手,也是大家公认的“零投诉”达人。他总结经验、编撰成册,为全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提供了借鉴参考;推出视频处理轻微交通事故,形成“精准研判—分类整治—动态管控”的交通整治模式,并入选全省交警系统专家库成员。

每天奔走在一线,张朴所深知,把交通事故案子办结只是基本流程,努力抚平每一个因交通事故受伤的心灵,才是最大责任。

一场13年前的车祸令张朴所记忆犹新。车祸夺走了一位年轻母亲的生命,留下年仅5岁的女儿,第一次见到女孩时,他被深深触动。从那以后,张朴所每周都会去看望女孩,并从每月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补贴孩子的生活费。每一次知道张朴所要来,小女孩都会早早地等在村头,正是这抹警察蓝,给予了这个年幼的孩子力量和温暖。

在孩子给张朴所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那一年,车祸夺走了我的家,是您带来了希望,重新给了我一个家,请让我叫您一声警察爸爸。”2024年9月,在张朴所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女孩搬进了新家。

21年如一日,张朴所以“零投诉、零差错、零距离”践行初心。麒麟区的每一条道路,都刻着他丈量平安的脚步;万家灯火里,那些被托起的生命与重生希望,正是他点亮的平安之光。

回顶部 回本版

2025-06-24 第03版 人物

张朴所:二十一载温暖护通衢

本报记者 马 燕 通讯员 鹿晋芸 李 杰

从警21年的云南省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张朴所,先后获评2023年“云南最美政法干警”“云南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标兵”等称号。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夜、路况复杂的险段,还是令人揪心的事故现场,他的身影总如暖阳,驱散阴霾。

2022年3月的一天,一场“倒春寒”让曲靖大部分路面结上了一层薄薄的冰凌,路面湿滑、极其危险,一辆轿车冲入河道内,三名男子艰难地爬上车顶大声呼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张朴所,没有丝毫迟疑,迅速跳入刺骨的河水中,奋力向落水车辆游去,用救生圈陆续将3名男子救上岸。此时,车辆已坠入河底,张朴所再次潜入水中,从车窗夹缝中摸到一只冰凉的手,“不好!车里还有人!”他的手臂不慎被玻璃划伤,鲜血瞬间涌出,但强忍着剧痛,将车内最后一名被困人员拽出……

在省道310线上有近20公里的弯坡路,被人们称为“夺命路”,自2007年建成通车以来,这里已发生多起亡人交通事故。为解决这一难题,张朴所通过大量数据比对、实地调研和技术论证,提交了治理方案。经过治理,这条路实现了交通事故“零死亡”。“夺命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示范路”“幸福路”。

结合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张朴所积极推动辖区104个道路隐患点段治理,治理率达100%,辖区亡人交通事故连续6年下降。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朴所处理的交通事故达1.6万余起,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350余起,他不仅是破案能手,也是大家公认的“零投诉”达人。他总结经验、编撰成册,为全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提供了借鉴参考;推出视频处理轻微交通事故,形成“精准研判—分类整治—动态管控”的交通整治模式,并入选全省交警系统专家库成员。

每天奔走在一线,张朴所深知,把交通事故案子办结只是基本流程,努力抚平每一个因交通事故受伤的心灵,才是最大责任。

一场13年前的车祸令张朴所记忆犹新。车祸夺走了一位年轻母亲的生命,留下年仅5岁的女儿,第一次见到女孩时,他被深深触动。从那以后,张朴所每周都会去看望女孩,并从每月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补贴孩子的生活费。每一次知道张朴所要来,小女孩都会早早地等在村头,正是这抹警察蓝,给予了这个年幼的孩子力量和温暖。

在孩子给张朴所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那一年,车祸夺走了我的家,是您带来了希望,重新给了我一个家,请让我叫您一声警察爸爸。”2024年9月,在张朴所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女孩搬进了新家。

21年如一日,张朴所以“零投诉、零差错、零距离”践行初心。麒麟区的每一条道路,都刻着他丈量平安的脚步;万家灯火里,那些被托起的生命与重生希望,正是他点亮的平安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