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公安厅以深化“执法办案源头治理”为抓手,充分发挥规范执法对公安交管工作的指导、牵引、统筹作用,推动交管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向更高水平提质增效。2024年,安徽公安交警系统涉警投诉信访稳步下降,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被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本报记者 张振雷 王娅飞 通讯员 杨子毅
在安徽省宣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每天8时、12时、14时30分,是民警特别关注的时间节点。为精准掌握每日执法中的风险隐患,该大队以基层执法办案“日评议”制度为抓手,建立“一日三提醒”工作模式,即每日3次对大队执法情况进行摸排汇总,从源头发现隐患问题并及时消除,确保每次执法行为都能规范准确。近年来,安徽省公安厅充分发挥规范执法对公安交管全局工作的指导、牵引、统筹作用,紧盯源头管理,强化科技赋能,细化监督举措,推动交管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向更高水平提质增效。
建机制 压责任
推动源头治理落地见效
4月22日9时,在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案管中心,电脑屏幕上显示前一日各中队执法数据。民警徐海陪介绍:“案管中心利用各类执法系统自动研判分析前一日执法数据,对警情处置、事故处理、案件办理、涉案财物管理、办案场所使用等五个重点执法要素进行全量评议。”
安徽省交管总队建立执法办案全流程常态化监管和精准帮扶机制,压紧压实规范执法责任,实现公安交管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聚焦警情处置等执法办案源头内容,建立落实执法办案“日评议”“周调度”机制,出台“三个一”工作措施,即每月组织一次案件质量评查工作、通报一次执法记录仪检查情况、开展一次执法办案源头实地督导工作,全面压实责任。上线全警情全流程智能监督管理平台,强化执法数据深度研判和异常业务预警核查,实现重点执法核查全覆盖。
对执法存在的问题隐患,安徽省交管总队敢于“刀刃向内”动真碰硬,推动整改落实到位。围绕挂牌整治、约谈帮扶、信访投诉、执法监督纠错、案件办理质量、执法记录仪使用和车管业务监管等7个维度,对全省16个市交警支队执法办案进行综合“画像”,采取差异化措施点对点帮扶,滚动梳理、跟踪督导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到位。严格落实执法办案源头治理要求,全年印发问题通报37期,对执法问题突出的支队、大队进行约谈、挂牌。
盯案件 细监督
确保执法办案全程规范
5月6日16时,合肥市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淮海大道路段车流繁忙,多个路口出现交通违法行为。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站大队迅速部署警力前往现场执法,通过辅警前端巡查,民警后台远程执法的形式,依法查处多名交通违法行为人。据了解,合肥市交警支队根据基层中队勤务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后台2民警+现场N辅警”“后台1民警+现场1民警+N辅警”等多种远程执法模式,有效克服了基层中队警力不足问题,扩大了单个民警管控覆盖面,执法更规范的同时,路面管控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安徽省交管总队强化科技赋能执法监督,试点使用执法记录仪音视频智能监管系统,建立“AI筛选+法制员复核”双检机制,实现现场监督能力和精准纠错效率双提升;试点开展远程执法,推动警务运行更加协同高效,有效缓解警力不足难题。聚焦执法问题建章立制,先后制定办理醉驾案件执法指引等4个规范性文件,细化规范重点案件标准化处理流程,提升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水平。
安徽省交管总队紧盯案件办理流程,大力排查、纠治公安交管执法办案问题,推进执法监督实体化、具体化、高效化。持续开展“每月一主题”专项执法检查,评选全省“最优”“最差”卷宗,强化重点案件监督。2024年共评查各类案卷320本,及时发现整改案卷及执法记录仪问题。
优管理 强服务
真心实意护航经济发展
“您好,您的驾驶证符合期满换证‘主动办’条件,车管所可以为您办理,您无需前往车管所窗口办理。如您同意办理,请回复‘1’,稍后将有工作人员与您电话联系。”近日,常年在外地务工的阜阳市民王先生,收到阜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发来的提醒短信。收到短信后,王先生第一时间回复确认,车管所工作人员很快与其联系,为他办理了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省去了奔波之苦。
今年4月,安徽省交管总队全面推行创新车驾管服务模式10项措施,为群众提供“主动办、提醒办、直接办”服务,相关措施惠及全省147万驾驶人和410万机动车所有人,节省办事成本总计1亿余元。同时,根据公安部部署要求,安徽省交管部门推出26项便民利企执法改革措施,截至目前,惠及群众388.7万人,企业9.8万家,为群众和企业节约办事成本2亿余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安徽省交管总队依法依规推进柔性执法,用“温度”化解矛盾、用“包容”激发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他们持续拓展柔性执法清单,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并将其纳入执法源头治理“日评议”工作重点,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