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阮仕喜
城市交通拥堵怎么办?电动自行车安全如何管?今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确立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三维治理”思路,紧盯源头注册“起始点”,突出车辆挂牌“需求点”,聚焦平安出行“关键点”,创新规范化、人性化、精细化落实登记管理、秩序管控、事故预防、法治宣教等措施,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最大限度消除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隐患,让市民群众骑行电动自行车更安全,为特大城市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提供了“西安经验”。
紧盯源头注册“起始点”
规范化管理持续发力
登记管理系统全新上线。西安市公安交管部门全面启用西安市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系统,集成搭建公安网云资源集成号牌管理、业务办理、后台监管功能体系,实现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今年以来,西安市交管部门每日向全市发放4750个预约名额,累计办理业务2.8万余笔。
车辆电子号牌精准识别。市交管部门采用RFID(射频识别)芯片电子号牌,电动自行车“一车一码”、“人、车、牌”合一,实现非接触、远距离、动态甄别电动自行车电子身份,形成智能溯源核查闭环管理。该项目计划采购178万副号牌,确保充分满足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需求。
规范指导文件加快出台。西安市交警支队联合市司法局共同起草《西安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暂行)》,并以通告形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同时,支队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共商共议,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适应西安特大城市交通发展需要。
突出车辆挂牌“需求点”
人性化服务不断加力
拓宽基层服务职能,实现登记挂牌“就近办”。西安市交警支队整合全市各交警大队、中队营区及辖区执法停车场等区域,全面规范电动自行车查验区建设,新建65处交警大队预约挂牌网点,先后办理预约登记挂牌业务1.8万余笔,得到办事群众普遍认可。
深化警邮物流合作,实现网点挂牌“灵活办”。市交管部门充分利用顺丰快递、中国邮政服务网点多、布局完善、人流密度大等优势,在全市顺丰、中国邮政营业网点选取并建设44个电动自行车挂牌网点。目前已有26个点位开展挂牌业务办理,为满足群众挂牌需求提供便捷灵活选项。
打造家门口车管所,实现流动挂牌“上门办”。市交警支队创新推出车驾管流动服务车,将服务触角延伸向大型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人口密集场所,集成实现电动自行车上牌业务、驾驶人体检照相服务上门“一站式”办理,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流动车管所”。自流动服务车运行以来,累计完成电动自行车挂牌340辆,驾驶人体检业务470笔。
推进挂牌业务前置,实现销售挂牌“一次办”。市交管部门推广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由商家代办上牌业务,在销售环节集中查验并悬挂号牌;车管部门后台审核监管,让群众购车更便利,挂牌更便捷,从销售源头上把好注册登记关。截至目前,该市已有53处带牌销售点进行备案并投入使用。
聚焦平安出行“关键点”
精细化查控更加给力
“百日攻坚”规范道路交通秩序。西安市交警支队持续加大对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力度,制定《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执法指引》,加强执勤民警培训教育,结合“三上三下”(上下工、上下学、上下地)“一早一晚”等重点时段勤务,开展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及三四轮车重点违法专项整治行动。他们采取“常态整治+集中查缉”模式集中开展路面整治,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畅通各类违法线索联合侦办移交渠道,形成多部门全链条监管合力,全面掀起电动自行车违法整治“强大攻势”。7月以来,全市共查处非机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万余起。
“多警齐抓”消除车辆安全隐患。市交警支队协调治安、环食药等西安市公安局专班成员单位持续强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组织辖区派出所民警辅警、治安协理员等基层力量,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他们联合消防救援、市场监管等部门,对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经销门店等持续开展夜查行动,协调邮管局在全市物流寄递行业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据统计,7月以来,该市相关执法部门累计检查“九小场所”11618家,整改隐患8428个,劝阻“飞线充电”“进楼入户”“人车同屋”等违规充电行为1099次;检查住宅小区、自建房280个,沿街门店、夜间经营使用等场所244家,现场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1143辆,检查物流寄递企业153家。
“精准宣教”营造平安出行氛围。市交管部门结合社会面宣教“七进”“千村宣教”“三夏”等宣传活动,7月以来,共开展电动车安全警示宣教活动430场次。他们通过西安交警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宣传报道,阅读量破7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