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9

第01版 要闻


持续推出执法效能、执法监督、法治宣传新举措
张家港不断提升交通安全管理质效

邵雯丹

从规范高效的“掌上行政速裁”App,到听民意解民忧的“一号热线”,再到点滴渗透法治精神的“法治班委”……今年以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执法效能、执法监督、法治宣传等方面持续推出新举措,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质效。

规范+高效

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

“还担心又得折腾两天才能把这事办妥,没想到这么方便。”10月14日下午,市民王先生驾车至张家港市区购置家用物品,因未按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被正在执勤的民警查获。从民警使用“掌上行政速裁”App进行现场处罚,同步通过警保联动专员在线购买即时生效保险,到王先生驾车离开,整个过程仅用13分钟。

像这样使用“掌上行政速裁”App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开展现场快处,已经是张家港市交警大队民警工作的常态。

针对常见多发、当事人认错认罚、行政争议小且不涉及听证程序和行政拘留处罚等12类适用一般程序的交通违法案件,张家港交警运用“掌上行政速裁”App即可实现现场快速处理。

为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张家港市交警大队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并结合一线民警使用反馈,不断更新完善笔录模板、法律依据等模块应用,并同步强化技术支撑,推动平台不断迭代升级,在提高执法办案效能的同时,也促进警务工作更加规范高效。近3年来,“掌上行政速裁”App牢牢“嵌”入民警工作日常,截至目前,该平台使用率达70%以上。

“我们将持续探索拓展‘掌上行政速裁’App的适用范围,逐步覆盖其他类行政案件,进一步提高交管执法效能。”张家港市交警大队执法管理中心负责人杨俊雄说。

民意+监督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在这起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如果有任何异议,都可以拨打案件办理‘1号热线’,我们随时接受质询和监督。”10月15日上午,张家港市交警大队事故处理民警孟浩在向交通事故当事人送达《行政案件权利义务告知书》的同时,一并送达《张家港市公安局交通事故处理咨询热线告知单》。

为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今年10月,张家港市交警大队创新推出交通事故处理“1号热线”,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全量提供专业权威的交通事故处理法律法规、当事人交通事故处理情况咨询,接受群众意见建议、举报投诉等服务。

为确保“1号热线”规范高效运行,张家港市交警大队在执法管理中心设置专职座席,选派2名资深法制民警、4名业务精湛的辅警常态化入驻,落实好群众诉求的受理、流转和反馈工作,确保全链条闭环管理。

对群众咨询的问题,由“1号热线”专员第一时间受理,严格执行“即接即办”工作机制。对法律法规咨询,由“1号热线”专职民警结合具体问题当场或当日答复;涉及交通事故个案咨询,在核实身份无误后,根据事故处理进度当场或24小时内予以答复;对执法执纪类举报投诉,由大队执法管理中心、市公安局督察部门根据不同情形,按照规定时限快速核查办理;针对收到的合理建议和意见,根据不同事项分类后,流转至相关部门办理,并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群众。

“我们配套建立了‘常态跟踪督办、回访问效’工作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张家港市交警大队大队长叶锋说。

创新+宣传

构建法治教育新格局

“你闯红灯、我也闯红灯,那还装什么红绿灯啊……”10月10日,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的大礼堂里掌声雷鸣,全校6名“法治委员”共同策划创作的交通安全情景剧《安全文明行》精彩开演。

2023年年初,在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的指导下,张家港市交警大队在全市开展“法治班委”评选活动,通过自主报名、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的方式,在全市各中小学每个班级产生一名“法治班委”,再由张家港市交警大队遴选12名亲和力强、法律素养过硬的民警担任“法治委员培训官”,会同学校“法治副校长”,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法治教育需求,开展点对点培训、指导。“法治班委”通过自行制作宣讲课件、情景剧本和模拟案例,并组织筹备“法治课堂”,在各自班级开展点滴渗透的交通安全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12家中小学校、近3万名“法治班委”积极参与该项工作,成为交通安全法治宣传的新生力量。

“通过发挥‘法治班委’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以及法治实践的参与度。”张家港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陆斌说。

回顶部 回本版

2024-10-29 第01版 要闻

持续推出执法效能、执法监督、法治宣传新举措

张家港不断提升交通安全管理质效

邵雯丹

从规范高效的“掌上行政速裁”App,到听民意解民忧的“一号热线”,再到点滴渗透法治精神的“法治班委”……今年以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执法效能、执法监督、法治宣传等方面持续推出新举措,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质效。

规范+高效

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

“还担心又得折腾两天才能把这事办妥,没想到这么方便。”10月14日下午,市民王先生驾车至张家港市区购置家用物品,因未按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被正在执勤的民警查获。从民警使用“掌上行政速裁”App进行现场处罚,同步通过警保联动专员在线购买即时生效保险,到王先生驾车离开,整个过程仅用13分钟。

像这样使用“掌上行政速裁”App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开展现场快处,已经是张家港市交警大队民警工作的常态。

针对常见多发、当事人认错认罚、行政争议小且不涉及听证程序和行政拘留处罚等12类适用一般程序的交通违法案件,张家港交警运用“掌上行政速裁”App即可实现现场快速处理。

为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张家港市交警大队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并结合一线民警使用反馈,不断更新完善笔录模板、法律依据等模块应用,并同步强化技术支撑,推动平台不断迭代升级,在提高执法办案效能的同时,也促进警务工作更加规范高效。近3年来,“掌上行政速裁”App牢牢“嵌”入民警工作日常,截至目前,该平台使用率达70%以上。

“我们将持续探索拓展‘掌上行政速裁’App的适用范围,逐步覆盖其他类行政案件,进一步提高交管执法效能。”张家港市交警大队执法管理中心负责人杨俊雄说。

民意+监督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在这起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如果有任何异议,都可以拨打案件办理‘1号热线’,我们随时接受质询和监督。”10月15日上午,张家港市交警大队事故处理民警孟浩在向交通事故当事人送达《行政案件权利义务告知书》的同时,一并送达《张家港市公安局交通事故处理咨询热线告知单》。

为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今年10月,张家港市交警大队创新推出交通事故处理“1号热线”,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全量提供专业权威的交通事故处理法律法规、当事人交通事故处理情况咨询,接受群众意见建议、举报投诉等服务。

为确保“1号热线”规范高效运行,张家港市交警大队在执法管理中心设置专职座席,选派2名资深法制民警、4名业务精湛的辅警常态化入驻,落实好群众诉求的受理、流转和反馈工作,确保全链条闭环管理。

对群众咨询的问题,由“1号热线”专员第一时间受理,严格执行“即接即办”工作机制。对法律法规咨询,由“1号热线”专职民警结合具体问题当场或当日答复;涉及交通事故个案咨询,在核实身份无误后,根据事故处理进度当场或24小时内予以答复;对执法执纪类举报投诉,由大队执法管理中心、市公安局督察部门根据不同情形,按照规定时限快速核查办理;针对收到的合理建议和意见,根据不同事项分类后,流转至相关部门办理,并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群众。

“我们配套建立了‘常态跟踪督办、回访问效’工作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张家港市交警大队大队长叶锋说。

创新+宣传

构建法治教育新格局

“你闯红灯、我也闯红灯,那还装什么红绿灯啊……”10月10日,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的大礼堂里掌声雷鸣,全校6名“法治委员”共同策划创作的交通安全情景剧《安全文明行》精彩开演。

2023年年初,在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的指导下,张家港市交警大队在全市开展“法治班委”评选活动,通过自主报名、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的方式,在全市各中小学每个班级产生一名“法治班委”,再由张家港市交警大队遴选12名亲和力强、法律素养过硬的民警担任“法治委员培训官”,会同学校“法治副校长”,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法治教育需求,开展点对点培训、指导。“法治班委”通过自行制作宣讲课件、情景剧本和模拟案例,并组织筹备“法治课堂”,在各自班级开展点滴渗透的交通安全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12家中小学校、近3万名“法治班委”积极参与该项工作,成为交通安全法治宣传的新生力量。

“通过发挥‘法治班委’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以及法治实践的参与度。”张家港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陆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