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第03版 一线


打造定制化、个性化、沉浸式、一站式交警实战训练中心
海安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

曹钰华 曹海峰 崔一波

近日,江苏省海安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应用AR、VR、MR等虚拟技术手段,打造了全新的定制化、个性化、沉浸式、一站式交警实战训练中心,实现警务培训和规范执法课程有机融合,为持续深化交警队伍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赋能为基

构建全流程实训新模式

据海安市公安局副局长杨林根介绍,该局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成立专班,积极探索符合现代警务执法规范化需求的实训新模式,投资打造了780平方米的实战训练中心,科学规划序厅、AR实训区、VR实训区、MR虚实结合实训区和考核统计区五大核心区域,同步配备6台AR魔镜、9套VR训练设备、1组骑警训练设备、1组MR智能交通模拟沙盘以及实时考核评价系统,打破传统培训的硬件需求,让民警辅警在馆内即可完成全流程闭环培训。

“参训人员就像在景区‘打卡’一样,逐一进行不同类别的培训,考评成绩实时传输系统,所有课程打卡完毕就可以查收到个人最终成绩。”海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傅光荣说。

海安市交警大队还按照“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和执法规范化建设标准,自主设计并拍摄160分钟实战教学视频,搭载AR技术开发虚拟现实镜像课程9套,让训练更加贴近实战。

以练兵为本

开创多样化实训新体系

“现在进入酒醉驾查处考核模式,请按照执勤执法要求完成指令……请拿起反光锥桶并按规定摆放。”VR实训区内,一名民警正在进行“周练”。

立足城市、国省道交通管理实际,海安交警会同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量身订制”涵盖铁骑警务实战技能、治安防控查缉、路面执勤执法、事故现场勘查等虚拟实战训练课程223项,累计课时长达400余分钟,最大化满足民警辅警日常训练需求。

“我们根据老中青不同年龄段人员接受能力的差异,开辟专用训练模块,充分调动参训人员的训练积极性,科学化推进实战练兵工作。”海安市交警大队教导员仲海兵介绍,针对新警接受能力强、学习劲头足的特点,制定内容丰富的快节奏实训课程,有效帮助他们更快掌握实战技能;针对中老民警身体特点,优化虚拟场景视觉运动感受,提升他们对虚拟现实实训的适应度。

海安市交警大队坚持以执法质量考评为导向,针对民警辅警执勤执法短板弱项,制定动态化、个性化训练方案,实现短板弱项能力解决,推动综合执法水平提升。他们还定期邀请上级公安机关专职教官对照日常训练视频、训练成绩以及技术动作等进行在线指导,进一步提升实战练兵质量。

以实效为纲

构建规范化实训新机制

“您好,您预约的本周六上午8点到实战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已生效,请按要求及时前往。”近日,海安市交警大队民警王孙蔚的手机里收到一条短信,提醒他按时前往训练。

为充分满足民警辅警日常训练需求,实战训练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机制,工作日每天8时至20时开馆,每天下班后和周末采取预约制训练,让一线执勤人员也能有机会参与训练,确保全员覆盖。

按照“练兵先练小教员”和“以点带面”工作思路,海安市交警大队高标准开设小教员强化特训班,精心挑选19名优质小教员,为训练储备师资力量。他们还制定《海安交警实战训练中心运行管理规定》《海安交警实战练兵手册》等训练制度,每月举办一次交通管理警务实战集中培训,安排2名小教员带领10至20名参训人员完成相关课程。自中心启用以来,累计组织集中实战训练15期,训练民警辅警80人次。通过执法记录仪对执勤执法规范化情况进行抽查考核,参训人员现场执法程序规范度和事故现场处置规范度明显提升。

“我们坚持以考评促训练,民警辅警同训练同考评,并将实战训练参训情况和训练效果列入对各单位教育训练考核和民警辅警教育训练积分,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参照。”海安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崔建峰说。

按照“一人一档一账号”的管理方式,海安市交警大队实战训练中心依托互联网终端形成个人成绩报告并实时存储、更新,为个人能力提升以及优化团队人员结构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定期组织民警辅警开展各类实战训练,进一步提升民警辅警业务技能和队伍战斗力。

回顶部 回本版

2023-06-27 第03版 一线

打造定制化、个性化、沉浸式、一站式交警实战训练中心

海安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

曹钰华 曹海峰 崔一波

近日,江苏省海安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应用AR、VR、MR等虚拟技术手段,打造了全新的定制化、个性化、沉浸式、一站式交警实战训练中心,实现警务培训和规范执法课程有机融合,为持续深化交警队伍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赋能为基

构建全流程实训新模式

据海安市公安局副局长杨林根介绍,该局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成立专班,积极探索符合现代警务执法规范化需求的实训新模式,投资打造了780平方米的实战训练中心,科学规划序厅、AR实训区、VR实训区、MR虚实结合实训区和考核统计区五大核心区域,同步配备6台AR魔镜、9套VR训练设备、1组骑警训练设备、1组MR智能交通模拟沙盘以及实时考核评价系统,打破传统培训的硬件需求,让民警辅警在馆内即可完成全流程闭环培训。

“参训人员就像在景区‘打卡’一样,逐一进行不同类别的培训,考评成绩实时传输系统,所有课程打卡完毕就可以查收到个人最终成绩。”海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傅光荣说。

海安市交警大队还按照“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和执法规范化建设标准,自主设计并拍摄160分钟实战教学视频,搭载AR技术开发虚拟现实镜像课程9套,让训练更加贴近实战。

以练兵为本

开创多样化实训新体系

“现在进入酒醉驾查处考核模式,请按照执勤执法要求完成指令……请拿起反光锥桶并按规定摆放。”VR实训区内,一名民警正在进行“周练”。

立足城市、国省道交通管理实际,海安交警会同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量身订制”涵盖铁骑警务实战技能、治安防控查缉、路面执勤执法、事故现场勘查等虚拟实战训练课程223项,累计课时长达400余分钟,最大化满足民警辅警日常训练需求。

“我们根据老中青不同年龄段人员接受能力的差异,开辟专用训练模块,充分调动参训人员的训练积极性,科学化推进实战练兵工作。”海安市交警大队教导员仲海兵介绍,针对新警接受能力强、学习劲头足的特点,制定内容丰富的快节奏实训课程,有效帮助他们更快掌握实战技能;针对中老民警身体特点,优化虚拟场景视觉运动感受,提升他们对虚拟现实实训的适应度。

海安市交警大队坚持以执法质量考评为导向,针对民警辅警执勤执法短板弱项,制定动态化、个性化训练方案,实现短板弱项能力解决,推动综合执法水平提升。他们还定期邀请上级公安机关专职教官对照日常训练视频、训练成绩以及技术动作等进行在线指导,进一步提升实战练兵质量。

以实效为纲

构建规范化实训新机制

“您好,您预约的本周六上午8点到实战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已生效,请按要求及时前往。”近日,海安市交警大队民警王孙蔚的手机里收到一条短信,提醒他按时前往训练。

为充分满足民警辅警日常训练需求,实战训练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机制,工作日每天8时至20时开馆,每天下班后和周末采取预约制训练,让一线执勤人员也能有机会参与训练,确保全员覆盖。

按照“练兵先练小教员”和“以点带面”工作思路,海安市交警大队高标准开设小教员强化特训班,精心挑选19名优质小教员,为训练储备师资力量。他们还制定《海安交警实战训练中心运行管理规定》《海安交警实战练兵手册》等训练制度,每月举办一次交通管理警务实战集中培训,安排2名小教员带领10至20名参训人员完成相关课程。自中心启用以来,累计组织集中实战训练15期,训练民警辅警80人次。通过执法记录仪对执勤执法规范化情况进行抽查考核,参训人员现场执法程序规范度和事故现场处置规范度明显提升。

“我们坚持以考评促训练,民警辅警同训练同考评,并将实战训练参训情况和训练效果列入对各单位教育训练考核和民警辅警教育训练积分,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参照。”海安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崔建峰说。

按照“一人一档一账号”的管理方式,海安市交警大队实战训练中心依托互联网终端形成个人成绩报告并实时存储、更新,为个人能力提升以及优化团队人员结构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定期组织民警辅警开展各类实战训练,进一步提升民警辅警业务技能和队伍战斗力。